相遇.綠目天蠶蛾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相遇.綠目天蠶蛾

2011年12月25日
作者:孟琬瑜;攝影: 阿德、孟孟

生命與生命的交會,本身,就富含著偶然、啟示與奇蹟。我深信不疑。

記得帶著保暖外套以及毛帽了嗎?冬季的時候上山,我們都不忘提醒自己。

然而有一群秋冬之際時才紛紛羽化、現身,不怕寒冷的蛾,牠們通體包覆著厚厚的毛皮大衣,就連部分翅翼與六隻原本細長的足,都圓滾滾、毛茸茸的。你曾經遇見過牠們嗎?

去年11月下旬,我在武陵露營區的廁所遇見一隻三分二手掌大小、身著駝色系混搭毛皮大衣的雙黑目天蠶蛾,讓我目眩神迷地凝視了好久好久。

而整整一年後,同樣是11月的第四個週末,我又在觀霧管理站的門口遇見兩隻翅翼橄欖綠至綠褐色、綴飾著深紅色與白色,後翅密佈著粉紅色細毛的蛾。紅、白與綠褐的大膽配色,層次細緻、眼影般的擬眼紋,乍見當下,一股難以形容的華麗感衝撞心頭。

下山後查詢了資料,才知道同樣是很少見、只在冬季活動,出現於10月到1月的「綠目天蠶蛾」。

雖然我原並非為觀察蛾類而來,然而,生命與生命的交會,本身難道不就是一種奇蹟?

大部分生活在亞熱帶的生物都在春夏的時間婚配與繁殖。然而台灣也有一些生物在冬季繁殖,像是屬於兩生類有尾目的山椒魚,牠們是來自北極圈附近的冰河孑遺生物,先祖在冰河時期來到台灣,在冰河消退後的間冰期逐漸遷移到台灣的中高海拔山區,仍保留著寒溫帶生物的習性。
而在台灣的蛾類世界裡,也有一小族群同樣屬於冰河孑遺生物。牠們多半在深秋至隆冬之間羽化、產卵、繁衍下一代。就是蛾類世界華麗的巨人—天蠶蛾科。

幾乎每一種天蠶蛾的前翅末端頂角都具有略呈弓形、同時神似蛇類頭部側面的斑紋,而前後翅中央都各有一枚美麗精緻的擬眼紋。凝視著蛇頭紋與擬眼紋,尋思天蠶蛾的族群生命史中,曾經經歷過如何關鍵的兩起天擇事件,致使牠們世世代代流傳、保有著這兩處共同的印記?

一片美麗的前翅 讓我帶著滿心的問號下山.JPG

週日早晨,小咕嚕從步道的落葉堆裡撿回了一片鮮黃至紅褐、狀似落葉的前翅遞給我。望望翅翼形狀與密生的細毛,我約略猜想,同樣是天蠶蛾。只是,那片鮮豔、帶著細細浪形波紋的翅翼,究竟屬於哪一種天蠶蛾呢?搜索著心中貧乏的記憶庫,大透目?姬透目?黃豹?大黃豹…?

回家後翻閱圖鑑、比對檢索,從表面的紅褐色與翅面中央一枚窗口般的透明斑,指認出同是冬季才出現的「銀目天蠶蛾」。至於它的擬眼紋為何並沒有像其他天蠶蛾那般色彩豐富,僅留下一方如窗的透明呢?是否透過那扇透明的窗口,才得以透視、或者涵納世間所有的色彩?

演化在蛾類族群的身上,充滿著令人無法輕易解讀的嘗試,也許真正的原因,只有造物者知道了。

本文轉自薄雪草記事 http://mypaper.pchome.com.tw/wymeng/post/1322641320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1. 綠目天蠶蛾 Caligula jonasii fukudai (Sonan, 1937)

寄主植物為桹榆Ulmus parvifolia。幼蟲期共五齡;成蟲出現於10月下旬至12月。

2. 台灣蛾訊 Saturnia jonasi fukudai (Sonan, 1937) 綠目天蠶蛾

前翅後中室各有一枚大眼斑,由基部向外依序為黑─紅─白─褐─透明─褐─黑。

3. 銀目天蠶蛾 銀目天蠶蛾 (Rhodinia verecunda)被歸屬於天蠶蛾科(Saturniidae),目前僅知產於台灣。在北中南均有分佈,主要是在海拔較高處的十至十二月發生。

4. 銀目天蠶蛾 
學名:Rhodinia verecunda Inoue
特徵:各翅面近中央處有一枚透明且呈銀白色圓眼斑。前翅基部有一條灰黑色波狀紋,圓眼斑外側有一條散布銀白色鱗的黑褐色雲狀帶紋,前緣近頂角處有一枚細長黑斑,黑斑外側白色。成蟲於11至12月出現。一年一代,幼蟲取食麻櫟、青剛櫟、荸荸櫟、朴樹。以卵越冬。成蟲受騷擾時,會模仿落葉飄落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