躄魚的把戲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躄魚的把戲

2011年12月31日
作者:丁楓峻(《東南亞.自助.潛水趣》作者)

躄(音「必」)魚(angler fish)常棲息在海灣的泥灘地、淺海岩礁或海藻、珊瑚叢中,以誘釣捕食小魚維生,常被稱作「海底漁夫」,或「海鬼」。

渾身長滿了各種顏色的斑點、疙瘩、結節的躄魚,看起來既像珊瑚,又像附著在海底的海綿。然而,牠身懷「誘釣」絕技,釣竿甚至就長在身上。這是因為牠的第一根背鰭棘已特化成細細長長的「吻觸手」,頂端上的假餌像是海藻或蠕蟲,抖動時更像蠕動的多毛類或游動的小魚。

渾身長滿了各種顏色的斑點、疙瘩、結節的躄魚,看起來既像珊瑚,又像附著在海底的海綿。圖片提供:林育朱。

休息的時候,釣竿是平放的,一旦有獵物游過來,躄魚會不動聲色地只移動它的雙眼盯著獵物,慢慢豎起釣竿,並開始朝著小魚搖晃,以引起小魚的注意和食欲,然後將釣竿慢慢地往後收縮,誘使駐足的小魚慢慢地近身,直到魚兒游進攻擊範圍時,便閃電似地將美食吞下肚。而由於躄魚的腹部擁有極佳的伸縮性,所以甚至可以吞下比自己還長的食物!

騙術大公開

那為什麼被躄魚捕食的小魚甘願上鉤呢?

自然界欺騙行為之所以能夠成立,或可用下面兩種理論來解釋:

1. 新環境理論(Novel environment theory):

當生物面臨新環境時,需要足夠的時間適應,若是還沒辦法適應,就可能面臨未知的危險。就像身處異鄉,在人生地不熟的狀態,無法全然依靠過往經驗來幫助我們判斷何者可信或不可信,這種時候,欺騙行為就特別容易成立。

2. 鑽漏洞理論(Exploitation theory):
以電腦的系統來比喻,架構再怎麼縝密的系統都可能有漏洞,因此工程師僅能在幾個候選架構中,挑選一個漏洞最少的架構,若有駭客想攻陷此系統,即可針對這些漏洞下手。

而以漏洞理論來檢視躄魚和其獵物的行為,因小魚的「獵食系統架構」是靠視覺來鎖定目標,即看到白白、會擺動的東西就會認為是食物,因而靠近看看。在大部分情況下,這樣的判斷都能幫助牠吃到獵物、繼續生存下去。但是躄魚破解了這個機制,反讓小魚成了佳餚。

獵食的技巧

除了利用欺騙手段,躄魚也善用快速張開「血盆大口」的優勢來幫助獵食。海洋裡的極速殺手主要有三大攝食方式:

  1. 吞入:躄魚、石斑魚。這類型的魚下顎可以張的很開,攝影師很喜歡拍攝躄魚張開嘴巴的瞬間,因為看似躄魚在打哈欠!
  2. 衝撞:鮪魚。鮪魚上下顎能開的幅度很小,牙齒也不利,很像鳥喙,所以鮪魚唯一的武器是速度,靠速度去吞下獵物。鮪魚可靠側線來偵測海中壓力變化,可以偵測100公尺外的魚群,了解獵物和同伴的位置。鮪魚在快吃到獵物前,會張開胸鰭以穩定身體的方向,精準地將獵物衝入口中。
  3. 撕咬:鯊魚。鯊魚游速不像鮪魚那麼快,但能伸出上顎咬住獵物再縮回上顎,把獵物鋸斷。

梭魚則兼用速度和撕咬來獵食。

綜觀來看,躄魚高明的偽裝術及釣魚技,說牠是海中的「神奇小釣手」並不為過。在台灣,躄魚又常常被稱為娃娃魚,可別和中國的娃娃魚搞混了,中國的娃娃魚是「中國大鯢」,是兩生類不是魚類。躄魚分佈於泛太平洋印度洋,也可以在台灣東北角、澎湖、墾丁、綠島和蘭嶼等潛水點的珊瑚礁附近找到,但是躄魚長得太像海綿或是海草了,所以潛水的時候需要很用力地搜索,才有可能一睹「芳蹤」喔!

【延伸閱讀】

Reference:
1.Christy, J. H. 1995. Mimicry, mate choice, and the sensory trap hypothesis.American Naturalist 146: 171-181
2.Crespi, B. J. 2000. The evolution of maladaptation. Heredity 84:623-629.
3.Pietsch, T. W., and D.B. Grobecker. 1978. The compleat angler: Aggressive mimicry in the antennariid anglerfish. Science 201:369-370

※ 本文與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