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國際亞洲黑熊保育研討會中的口頭發表包括2篇主題演講及30篇口頭論文報告,另有海報19篇。議題涵蓋了生態、行為、生理、分布、族群監測、遺傳、人熊衝突,以及保育和經營管理。在眾多論文發表中,我們不經意地發現大部分發表論文不僅主題多元富創意,而且資料充足,具極高水準。筆者摘錄了一些值得注意的亞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研究發現,並列舉如下。
生態習性及調查技術
對於分布各地的亞洲黑熊來說,生長於樹上的果實及櫟實都是其食性中的重要組成。雖然在大部分地區其食性中的昆蟲及哺乳類所占的比例相當低,但並非沒有意義。某些地區已發現黑熊會清除其他掠食者獵殺的動物。雖然大部分的食性研究仍依賴排遺分析,但日本已有一些研究開始應用穩定同位素分析來區分取用人為食物,例如垃圾或玉米在黑熊食性的影響。
對於許多地區的亞洲黑熊來說,櫟實是造成黑熊的季節及年度分布變化、棲息地利用及社會關係的重要資源。為了這些營養含量高的堅果,黑熊個體間不僅會彼此競爭,還要與許多其他野生動物競爭,例如鳥、老鼠、松鼠、鹿科動物及野豬等。為了取食樹上的果實,殼斗科的森林裡就經常可發現樹梢被黑熊折斷樹枝的現象。不同年間櫟實的生產量會有很大的變化,一次果實大量結果的豐年通常會導致來年欠收。氣候因素也會影響櫟實的產量,然而目前的預測模式尚無法預測某特定年份的櫟實產量。
監測黑熊族群所採用的調查方法繁多,且優劣不一,包括痕跡調查(主要為結果樹上的爪)、訪談當地居民、架設自動相機、毛髮陷阱,以及目擊紀錄。目前因為調查黑熊的存在或豐富度的長期資料庫極少,因此有關一地區黑熊的數量變化趨勢、近期滅絕或重新出現的資訊,當地居民就成為提供最佳資訊的來源。
在有些國家,部分較完整的熊類資料則是源自老虎的監測計畫中所建立的,例如自動相機紀錄,因為這樣的計畫也能同步紀錄到熊類的資料。目前也有研究者試圖從自動相機所拍攝照片中黑熊胸口的花紋來區分個體,因為老虎便是以身上斑紋來區分個體的。但是一般來說,這些照片目前為止僅用來區分馬來熊和亞洲黑熊,以及作為一個地區相對豐富度的指標。另外,狩獵的統計數據也被用於評估棕熊的族群狀況,但此法在亞洲黑熊並不常見,除非在僅開放合法狩獵的日本及俄國。(明日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