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食—香港廚餘調查報導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訊

剩食—香港廚餘調查報導

2012年01月29日
作者:袖袖(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志工)

香港人每天丟棄的垃圾中,廚餘佔了1/3,而目前香港7個使用中和已關閉的堆填區都已接近飽和,不論是擴建或是新增都引起許多居民的反彈;況且在全球糧食價格上漲,全球都在追求糧食自給率的同時,廚餘的產生就顯得更加荒謬。其實透過源頭減量、堆肥或回收再利用等方式,廚餘根本不應該是垃圾。

香港記者陳曉蕾用一年多的時間,拆開百餘袋的垃圾、實地拍攝眾多廚餘現場,以及訪問大量的前線工作人員、專家學者、商家及環保團體,寫成這本8萬5千字的調查報導,名為「剩食」-取自生活中始終過剩的食物。

她從訪問酒樓、茶餐廳、超市及學校飯堂等供餐的商家中,試圖了解廚餘產生的原因,到比較香港、台灣及韓國的廚餘處理政策及技術,最後回歸到個人如何在生活中實踐減少廚餘的方式。

本書第一章「廚餘從哪裡來?」,提及許多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與影像。例如:2010年的某一場31桌的酒席中,廚餘量竟高達118公斤(約僅是香港每日工商廚餘量的萬分之三);依據英國 Sustainable Restaurant Association(SRA) 的研究發現,廚餘大約有30%是顧客留下、65%是食材準備時產生、5%則是因為腐壞。這個結果,推翻我們大多數認為廚餘是由消費者產生的印象;另外,對於超市的廚餘來源,多是因為貨架上不但要商品齊全,更要推陳出新,所以每天都必須丟棄許多尚未到期或是賣相不佳的食物。更令人訝異的是,包括許多標榜關心環境和健康概念的有機小店,常因為缺乏訂貨及管理的經驗,導致許多產品滯銷而成為廚餘。

第二章則是以台灣及韓國的廚餘回收政策來檢視目前香港廚餘回收的現況。由於香港目前並未強制廚餘回收,而利用堆肥、轉製魚糧、蚯蚓處理、Bokashi(菌種)及廚餘機等處理方式,有些不是後繼無力,就是計畫胎死腹中。作者從這些案例中,一方面探討香港無法有效處理廚餘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提出所有的處理技術都是後天補救。更應該問的是:「怎樣才能不會有廚餘呢?」

最後一章則是從個人生活實踐面向切入,從撿拾別人不要食物的白吃野人、部落客的廚餘日記、菜頭菜尾烹飪比賽的冠軍菜色、冰箱儲存的秘密、剩菜變美食的巧婦密技,以至鵝油肥皂和台灣也十分風行的環保酵素,在在都呈現「垃圾,只不過是放錯位置的資源」罷了。

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是,香港一個非營利組織所推行的「食德好!-食物回收計畫」。由組織的工作人員去回收社區露天街市的廚餘,經由清洗和烹調,變成一道道美味的佳餚,不僅凝聚社區意識,也是積累社區資本的一種培力過程,這不是廚餘處理機或堆肥所能替代的。

一篇篇的調查文字,搭配一張張豐盛色彩繽紛的廚餘(其實都是可吃的食物)影像,很難不讓人心生警惕,而每個主題中則穿插許多實用的小撇步,只要按部就班,其實就能一點一滴開始改變這個食物過剩的世界。

附註:「食德好!-食物回收計c畫」http://www.greenhongkong.org/tc/home/index.php

本文轉載自主婦聯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