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源接掌內政部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李鴻源接掌內政部

2012年01月29日
摘錄自2012年1月29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去年四月,吳內閣為進行「有感」改組,在行政院副院長陳冲監交下,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李鴻源走馬上任,堪稱當時最有新意的人事調整。這次他以黑馬之姿內定接掌「天下第一大部」內政部,能交出什麼樣的成績單,令人期待。

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工程會未來將一分為三,併入其他部會,自稱「末代主委」的李鴻源,經常掛在嘴上的是,「要帶領同仁幹幾件轟轟烈烈的事」。果然不到一年光景,工程會在解散前解決多年未解的高鐵地層下陷案,也替蚊子館開闢新面貌,讓這個即將要被裁撤的冷部會「活」了起來。

李鴻源雖在台北縣副縣長任內,因為和立委高金素梅傳出緋聞去職,但他仍不時以民間學者身分針砭水利問題,尤其去年日本三一一地震發生不久,馬政府借重他在水利工程與國土保安方面的長才,延攬入閣。

新官上任的他,除迅速制訂出防災地圖,而不管是從國光石化、核安、下水道,到油水電價,他都「有話要說」。學者性格、向來能言敢言的他,常形容自己「最不識相、也不怕得罪人」,也說「政府要做對的事情,而不是討好民眾的事。」

然而,李鴻源也不只是紙上談兵,雖承攬許多非工程會業務,但都做出口碑。例如他以行政院政務委員兼任工程會主委的身分,密集跨部會協調,對台灣西部沿海的地層下陷問題提出因應對策;此外,長期被外界譏為「蚊子館」的閒置公共設施,他也提出改建為青年旅館或住宅的做法。

對於政府推組織改造,他也直言,今年國際情勢嚴峻,並非組改好時機;針對工程會業務將被分別併到國發會、財政部、交通部,他認為,基於政府採購與工程的事權統一概念,希望工程會能整個部會平移、不要被拆散,要積極爭取工程會「敗部復活」。

身為政務官,有人惜字如金,但李鴻源卻樂於與媒體或其他部會互動,強調溝通的重要性。或許就因他「言人所不敢言」,經常扮演「國王的新衣」中的那位小孩,出任內政部長後,可望有另番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