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亞洲黑熊圈養經營管理及野外族群監測之道(三)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黑熊‧猛獸的迷思

淺談亞洲黑熊圈養經營管理及野外族群監測之道(三)

2012年02月09日
作者:黃美秀(IUCN亞洲黑熊專家群組共同主席、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楊吉宗(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常務理事)

然而,監測所有亞洲黑熊分布的所有國家和生態區畢竟是個不切實際的目標。因此,建議確認下述幾個基準區域,以作為進行監測工作的劃分依據。

黑熊上樹覓食果實常會留下爪痕或折枝,極易辨識。(黃美秀 攝)

◎代表性的基準區(Representative benchmark):表示典型的黑熊分布之地區(在特定的地理區域內)。

◎高密度的基準區(High-density benchmark):表示在一區域內黑熊密度特別高的地區(例,季節性的聚集)。

◎受威脅的基準區(Threatened benchmark):已知黑熊數量較低或減少的地區(棲地條件劣化或人為利用加劇)。

痕跡調查法是目前亞洲黑熊族群監測最常用的方法,圖為臺灣黑熊為了吃隱藏於杉木內的蜂窩,啃食樹幹的痕跡。(黃美秀 攝) ◎恢復的基準區(Recovering benchmark):已知黑熊數量雖少但正在增加中(改善棲地條件或減少人為利用)。

◎邊緣的基準區(Edge benchmark):靠近目前分布範圍邊緣的地區。

◎勘察地區(Reconnaissance area):需要進行調查以評估黑熊出沒的地區。

由於才剛啟動這監測網絡,無論已經參與或即將加入各類可能包括亞洲黑熊的監測計畫之座談會與會人員,都填寫各項計畫相關調查資訊之資料表。我們計畫在近期把完整的工作表公布在IUCN熊類專家群組的網站,以鼓勵擴大此監測網絡。下表即概述目前監測網絡的組成:

表一:監測網絡組成表

項 目

數量及說明

國家數

6

研究人員數

8

計畫數量

9個進行中;2個剛開始;3個預計執行

計畫執行時間

3-10 年

調查頻度

每月-每三年

每次調查參與人數

2-50人

調查方法(計畫數量;

有些含括多種方法)

痕跡調查(13)、自動相機(8)、訪談(6)、毛髮陷

阱(3)、排遺偵測犬(3)、族群威脅(1)

單一調查涵蓋範圍

5-250,000 km2

基準型式(計畫數量)

代表性的(7)、高密度的(3)、受威脅的(2)、恢復

的(0)、邊緣的(0)、勘察的(2)

會中決定,任何主動參與或計畫加入在亞洲黑熊分布區域(或馬來熊,因為這兩物種的分布範圍有很廣泛的重疊)的哺乳動物調查人員,且有意願加入此監測網絡(或想了解有關此網絡的資訊),請聯繫以下任一召集人:

◎Dr. Rob Steinmetz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馬來熊專家群組主席,
WWF-Thailand, Ladyao, Jatujak, Bangkok, 10900, Thailand; roberts@wwwfgreatermekong.org)

◎Dr. Dave Garshelis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熊類專家群組主席,Minnesota DNR, Grand Rapids, MN 55744, USA; dave.garshelis@state.mn.us)

※本文與合作刊登

※本文原刊載於自然保育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