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蠵龜望安一號大海遊蹤三年歸來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綠蠵龜望安一號大海遊蹤三年歸來

1997年07月26日
摘錄1997年7月26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三年前農委會邀請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協助我國 進行海龜人造衛星追蹤實驗,對迴游至望安產卵的綠蠵龜安裝了發報器,命名 為「望安一號」、「望安二號」,海洋大學程一駿教授表示,該項國內研究的 創舉,在22日晚間望安工作站成員發現「望安一號」平安返回望安長瀨沙 灘,並順利產下百餘顆龜卵後,證實了國內研究綠蠵龜的迴游週期與其他各國 一致,亦顯示了棲地保護的重要性,對於發報器可能干擾綠蠵龜的質疑,更是不攻自破。

夏季是綠蠵龜上岸產卵的季節,國內研究綠蠵龜專家程一駿教授指導進行觀 察記錄的工作人員自六月間便進駐澎湖望安,至今已發現十隻上岸產卵的母龜 了,工作人員表示,24日0時55分發現又有母龜上岸,初時並不以為意,不過,牠的右前肢卻已上了腳環,環號017,牠四處的走尋,停留一個多鐘 頭的時間內,只忙錄的挖了五個洞,好像都覺得不適合的又返回了大海,工作 人員回去後比對資料,才驚喜萬狀的,啊!的叫出「017」,剛剛那其貌不揚的 海龜,可就是行蹤成謎的望安一號呢!

同日傍晚時分,五位工作人員,便滿懷興奮、小心翼翼的守候在海邊了,等 到了25日凌晨1時8分,果見「望安一號」又上岸來了,牠經前夜的辛 苦訪查地形,這回可輕輕鬆鬆的馬上相準了產地,撥土產下百餘顆的卵後,很 快的便在1小時30分左右,悠然的回到大海去了。

程一駿興奮的說道,三年前,也就是民國83年8月23日,為了研究 綠龜迴游的途徑,曾在望安將一上岸產卵,年紀40至60歲左右的母龜裝上 發報器,命名為「望安一號」,另外一隻20歲到30歲左右的叫做「望安二 號」,這兩隻海龜出海後,實驗室內遙測器便不停的傳來牠們海洋遊蹤,「望 安一號」穿越了東海陸棚,短短兩個月內便游到了日本九州南部外海的蹬洲島 ,可是終因發報器的電力不足,就在哪兒收不到訊號了。

近三年的音訊全無,「望安一號」卻彷彿信守誓約的在三年的迴游週期一到 ,又平安回到望安來了,載來了保肓人士的滿懷驚喜。程一駿表示,當前的生 態研究可以確定綠蠵龜的迴游週期在二年到八年間,不過近來各國的記錄,均 以三年為多,國內的這次發現,可為全球又添一筆寶貴的記錄。

程一駿表示,從13個月的發報器追蹤記錄與「望安一號」的再歸來,可以 初步證實,澎湖是綠蠵龜產卵地,而日本蹬洲島則是牠們的生長園地,並對綠 蠵龜的成長速度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鑑於,母龜可能在同一地點產一至九窩的龜卵,其間隔期為二個星期,因此 程一駿表示,他即將要出發到望安等候「望安一號」的再度光臨,再為牠裝上 「發報器」,記錄牠是否又將游回蹬洲島,繼續追蹤這迷人的迴游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