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蝦混養 九如實驗 育成率提高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魚蝦混養 九如實驗 育成率提高

2012年03月19日
摘錄自2012年3月19日自由時報屏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泰國蝦近幾年受病變等因素影響,育成率不佳,屏東九如鄉農會產銷班農民嘗試將翡翠石斑與泰國蝦混養,結果育成率明顯提升,目前已有12家養殖戶加入行列,除了可賣泰國蝦,翡翠石斑也可以販售,等於多一筆收入。

泰國蝦養殖近年來育成率不佳,許多業者紛紛退出,根據九如鄉農會初步觀察,近10年來鄉內的養殖戶從約300戶,減少到100戶左右,如何提高育成率,農民紛紛尋求解決之道,其中與魚混養,請魚當蝦池的清道夫,就是農民採用的方法之一。

至於要和哪種魚混養?有10多年飼養、研發觀賞魚經驗的九如鄉農會果樹產銷第11班班長黃武東,實驗將翡翠石斑與泰國蝦混養,因為這種魚的嘴很小,不會殘食蝦子,價格也穩定,是不錯的選擇;黃武東說,在1分地的泰國蝦養殖池,混養約1000尾魚苗效果較好,大約飼養1年,魚就可達到約500公克的上市標準。

養泰國蝦23年的九如鄉農民黃元俊表示,前幾年育成率最差時約只有1到2成左右,他從2010年開始將蝦與翡翠石斑混養,結果效果明顯,育成率約有3、4成,魚像清道夫一樣,讓蝦池的生態較能維持平衡,目前已有農民嘗試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