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篇)在亞馬遜的叢林深處生活,想當然爾是取之自然,還之自然。我們的民生用水來自每日午後降下的雨水,或黑黝黝的河水,用途分別為清洗食材或洗滌身體、衣物,有時疑惑怎麼衣服愈洗愈…,再想想也就豁然開朗,莞爾一笑。生活料理沒意外的一切自己來,所以除了河豚生態監測之外,志工的工作內容也包山包海,像是基本的清潔打掃,還要親自下廚,我跟著當地同事一起做了許多道地的巴西亞馬遜森林佳餚,如一種用樹薯加工乾燥而成的Manioc,是當地人的主食,在部落裡常可見到大麻布袋的存糧;或是以樹薯與椰乳製成的Tapioca,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甜點!還有檸檬甜椒食人魚、可可亞派、番茄洋蔥魚湯、BBQ鱷魚肉、Acai熱帶水果濃湯……一個月之後,我的巴西菜工夫也是唬得了人的(唬得了從沒吃過巴西菜的人~)
義工工作閒暇之餘,我請當地同事帶我走訪了幾個附近村落,祕魯的部落屋舍基本上建基在陸地上,但巴西的部落則常常是在河上,其中有些是架高基座以應付雨季時河水的高漲,有些就像艘大船般漂浮在河面,使用當地重量輕、浮力強的輕木(Ochroma pyramidale)當房子的底座,有大船駛過時帶起的波浪,讓整幢房子也隨之輕輕搖晃。受邀入屋後,眼前呈現簡單整潔的擺設,有的只是最基本的民生用品。
當地人喜歡飼養緋紅金剛鸚鵡、黃腹藍琉璃金剛鸚鵡等叫聲吵雜的長尾大型鸚鵡。這些金剛鸚鵡喜歡闊葉林樹洞,並會吃富含礦物質的黏土以抗有毒或未熟的植物種子。其身上的羽毛經常被當地人當作裝飾,如弓箭、耳飾、頭套、衣飾等。
隨著部落人口與養殖家畜的增加,社區裡對乾淨水源的需求也日益擴大,但通常亞馬遜的部落並無自來水,於是承襲傳統或被迫地直接使用河水於飲用及沖洗等。經生活汙水或排泄物等汙染的河水,隨著河水氾濫、水位上升時再度流回社區中,造成許多衛生與疾病的隱憂。儘管亞馬遜河流載著世上1/5的淡水,但生活在岸邊的居民卻無淨水可用,想來真是有些諷刺。
在這些村落之間的河道,坐落著整個保留區唯一一棟生態旅遊木屋,相較於秘魯的經營模式-多家生態旅遊業者擁有自己獨立的叢林木屋與導遊,由於競爭過於激烈,客源被分散,很多時候許多棟叢林木屋就那樣空著。巴西Mamirauá 保留區的做法就經濟環保得多,他們設立了唯一的生態木屋,也是統一的對外窗口,有特定的兩位導遊長年駐守在此,各家旅遊業者均須透過此木屋人員預定住宿與導遊解說。這樣做的好處是限定遊客人數,減低生態旅遊最為人詬病的問題-即遊客本身帶來的干擾,也因此木屋在整個旅遊季節都有遊客住宿,硬體設施能完全地被利用、具有相對穩定的導遊品質等。
Mamirauá 保留區也相當重視與當地人的互動,此木屋裡除了英語導遊外的所有員工均是來自附近部落,他們也協助當地部落設立社區藝品店,出售部落居民自行編織的手工藝品,而導遊也會輪流將遊客帶至不同的藝品店採購紀念品,讓每個社區都能均分到生態旅遊帶來的經濟利益。
「Projeto Boto」也與此生態木屋合作,每當有新的遊客團入住,Boto工作人員就會前往與遊客一起用晚餐,並在餐後給予遊客此計畫的簡報介紹,讓更多人知道這個研究的存在與重要性。當遊客歸國後將此經驗分享在他們的部落格或跟相關單位提及此研究時,或許能進一步間接為「Projeto Boto」開拓新的資金與人脈來源,或是搭起跨國合作的橋梁。在亞馬遜的心臟地帶,我看見了一個由政府機構、民間組織與遊客共同組成的兼具研究、生態旅遊與消費的社區經營模式,彼此合作,環環相扣。
我以生態志工的角色,嘗試看見生態與人文保育的這條路上,是否有所謂的捷徑?答案顯而易見,世上沒有任何事能一蹴即成。但在亞馬遜自然傳統與現代社會發展的衝突之中,我還是看見了和諧的可能,因為當地還是有一群保持樂觀與信心的研究人員與學生,持續的每年挹注涓流保育力量,為他們自己,也為全球化浪潮下的世界,留存些不一樣的可能性。
志工生涯的最後一天,我坐在船上,在河的中心,靜靜看著亞馬遜的天空,這裡沒有高樓大廈,所見天空是個180度環繞的半圓穹蒼,彩虹放肆行過天際,雲彩飄蕩幻化,波光琉璃,天水一色。「時間」在這裡可以飛似如梭,也可以慢至永恆,更多時候是失去意義的。對我而言,很難界定亞馬遜是怎樣的一個意象:是地圖上沒有道路的地方、是鬱綠蔥蘢的森林、是河豚閃亮的背鰭、是吼猴響徹林間的低吼、是驟雨撩雲的狂暴,也是部落孩童的微笑…。所有的所有,都只是它的其中一個面向,一切將停留在這個時刻,化成我心中的永恆圖像。(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