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黑熊保育行動綱領計畫:國際熊科專家經驗分享(上)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黑熊‧猛獸的迷思

台灣黑熊保育行動綱領計畫:國際熊科專家經驗分享(上)

2012年04月03日
作者:蔡蕙雯、賴智恩、高嘉孜

本集是「台灣黑熊:猛獸的迷思」專題的第17集,我們根據國際熊科專家趁來台參加甫結束的「台灣黑熊保育行動綱領計畫」研討會之便所發表幾場演說摘要,以國際八大熊科動物的處境與未來,暫為本專題畫下休止符。

今(2012)年林務局委託的「台灣黑熊保育行動綱領」計畫即將結案,這一份行動綱領是亞洲地區第一份關於熊科動物的行動綱領,如果能夠加以落實,意義將更重大。

該計畫請到兩位國際知名熊類專家Dr. David Garshelis與Dr. Robert Steinmetz來台,分享他們在研究的成果與保育實踐心得。Dave是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熊類專家群組主席,他分享的主題是:The bears of the world -is one (or more) species headed for extinction? (世界上的熊:有哪一(幾)種熊正步上滅絕之路嗎?)

Dave指出,過去很多地方都有熊的蹤跡,在北美與南美洲曾經出現過十種熊的紀錄,但只有一種存留至今。目前世界共有八種熊科動物(美洲黑熊、美洲棕熊、眼鏡熊、懶熊、馬來熊、亞洲黑熊、大貓熊與北極熊),每一種熊所受威脅不盡相同,但棲息地喪失、人熊衝突與非法狩獵卻是許多熊科動物共同的命運。Dave就這八種熊深入淺出地一一探討,並說明未來是否有滅絕的風險。

American black Brown Polar AndeanSlothSun Asiatic blackGiant panda

1. 棕熊 (Brown Bear):

分布在47個國家。在不同地區生活的棕熊,毛色也呈現不同的深淺。如北美灰熊(Grizzly Bear)就是棕熊的一個亞種,俄羅斯的棕熊毛色較深,西藏的棕熊毛色又更深,呈現近黑色的顏色。

棕熊曾經是數量穩定的族群,但自從官方執行狩獵獎賞之後,在強大的狩獵壓力下,棕熊已於英國、德國絕跡。現在的狩獵規定變得較嚴格了,而棲地破碎化是最大的威脅。

在歐洲國家,如奧地利、西班牙與義大利,棕熊以許多小族群的方式散布,然而在今年,奧地利已經找不到任何棕熊的蹤跡了。目前現存最大的棕熊族群存在於俄羅斯。

2. 美洲黑熊 (American Black Bear):

分布於3個國家,在八種現存熊科動物中,僅有美洲黑熊的狀況是較為樂觀且穩定的,數量最多,而且在60%的美洲黑熊活動區域中,即使已開發成大量平原的地方,其族群數仍在上升。除了黑色之外,美洲黑熊也有不同的毛色:棕色與白色,白色的美洲黑熊被稱為靈熊或柯莫德熊(Kermode Bear)。

美洲黑熊是適應力很好的動物,最大的問題是數量太多,反而造成危害。美國政府核准有狩獵執照的獵人每年獵殺一定數量的熊,在美國與加拿大地區,每年狩獵額度約可高達50000頭。

美洲黑熊與人共存(資料來源:Dr. David Garshelis)

3. 亞洲黑熊 (Asia Black Bear):

布在18個國家,數量約50000頭,與美洲黑熊的關係較近,不同的地方是亞洲黑熊的耳朵較圓。台灣黑熊則是亞洲黑熊的亞種。

亞洲黑熊也是八種熊中受到最大商業威脅的熊,最具爭議的問題之一是中國為了抽取熊膽汁而存在的「養熊場」(bear farm),養熊場中的幼熊來自於野外捕捉或是自行繁殖?目前資訊還不明朗。估計目前約有8000頭黑熊被囚禁在中國「養熊場」。

4. 馬來熊 (Sun Bear):

世界上最小的熊,分布於9~10個國家,主要分布地區在婆羅洲,印尼及馬來西亞一帶。當地的熱帶雨林是馬來熊的主要棲地,然而因為大量砍伐雨林來種植經濟價值高的棕櫚樹,馬來熊的棲地越縮越小,以致找不到食物吃而餓死的狀況越來越普遍。另一個問題是馬來熊為了尋找食物,會到村莊附近覓食,村民不甘作物被吃而放毒餌將馬來熊毒死。如今馬來熊只剩下破碎的小族群,散落在各個僅存的森林區塊中。

5. 懶熊 (Sloth Bear):

分布於4個國家,數量約為20000頭,胸前也有白色V字斑紋,不同的是懶熊的毛較長。懶熊的主食是白蟻,但是在人類將森林砍伐之後,懶熊就失去了食物來源與棲息地,只能往較高海拔的地方遷徙。但是為了找食物,懶熊會進入村莊覓食,因而造成人熊衝突。目前懶熊也僅存散布各地的小族群,雖然目前不致滅絕,但會慢慢地消失。

6. 眼鏡熊 (Spectacle Bear):

分布於南美洲的5個國家,主要棲息地為安地斯山脈沿線的森林。眼鏡熊的棲地破碎化相當嚴重,現存的族群太小,加上牠的生活範圍過於靠近人為活動區,經常破壞農民的農作物,脾氣又算是八種熊科動物中較為火爆的,故人熊衝突經常發生,許多居民設置毒餌與陷阱捕捉和傷害眼鏡熊。眼鏡熊目前以小族群的方式分布於安地斯山脈的數個僅存棲地中。

7. 大熊貓 (Giant Panda):

只存在中國的特殊物種,是IUCN唯一認定有滅絕風險的熊。

以前認為大貓熊與小貓熊很像,因為牠們的腳掌很類似,後來由遺傳基因鑑定出大貓熊其實還是屬於熊科動物。大熊貓在歷史上的分布區域曾經很廣,但是現在只限於中國的四川省,顯示棲地消失是大熊貓最主要的威脅。且因為特殊的食性(只吃竹子)加上棲地的減少,野外大熊貓的數量降至不到2000隻。

中國政府積極推動復育,強制規定農民不得在陡坡耕種,將棲地歸還給貓熊,讓貓熊的未來越來越樂觀。

8. 北極熊 (Polar Bear):

世界上最大的熊,八種熊中唯一全肉食的北極熊,分佈於北極洲的5個國家,約20000到25000頭,以海豹為主食。目前北極熊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冰層減少使活動範圍縮小,很難找到食物。而30年後的預測圖顯示冰層將會只剩下一小塊的區域,研究人員將有北極熊的區域劃分成19個,其中就有5個已經近半年沒有冰層了。在這5個區中的北極熊有越來越瘦的趨勢,進入人類活動區域覓食的事件也越來越多。牠們有辦法6個月都不進食嗎?北極熊的未來是淹死或是餓死?或是遷徙到其他地方去?是否能學會吃除了海豹以外的食物?目前都還未有定論。

※本文與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