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媒體反思:溺愛大熊貓 無益生態保育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中國媒體反思:溺愛大熊貓 無益生態保育

2012年04月04日
本報2012年4月3日台北訊,吳岱芝整理報導

轉載自維基百科中國《網易探索》日前報導,為了復育熊貓,中國投入龐大資金人力去復育難以獨立生存之物種,是否有違「維持物種多樣性」。同時,更多長的不討喜、岌岌可危的物種,卻因缺少資金投入而瀕臨滅亡。

網易探索表示,如此溺愛大熊貓,並無益物種多樣性。為了復育熊貓,中國總共建立67個熊貓自然保護區,面積共約3,763,000公頃;且每年花在保護熊貓上投入的資金就要人民幣千萬元以上。

反觀江豚、懶猴、蜂猴、蒙古野驢、西藏野驢、鼷鹿、黑麂、白唇鹿等更多瀕危物種,卻由於缺少經費和關注,正朝向滅絕之路前進。

通常,母熊貓約在五歲時可產下第一胎,產完一胎後卻有近兩年時間無法發情,而發情期間也只有2- 4天為高峰期;而公熊貓由於精子較缺乏鋅,故繁殖力亦差。

在中國,每為熊貓人工受孕,就伴隨一整個團隊全程護航,深怕稍有不慎造成熊貓死亡。2010年,日本就曾經發生為了採精而麻醉熊貓導致其死亡案例。再者,幼熊貓須由專人24小時監控,每三小時左右餵一次奶,且獸醫必須穿上「熊貓服」才可為準備野放的熊貓體檢。

藉由人類復育的幫助,無非就是使一物種能回歸自然環境並真正生存下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工程師王大軍表示,目前人工飼育熊貓數量在300-400隻左右,但相較野外族群,卻持續面臨困境。

王大軍亦表示,野生熊貓族群恢復最重要的障礙在於棲地破壞和片斷化,熊貓復育關鍵應在於野生森林生態系統的保護及恢復,同時也是中國所有瀕危物種面臨的核心問題,人工復育的成功不代表野生種群在保護上具有意義。

《大熊貓繁育技術委員會2009年工作報告》統計,是因為依靠30年來的人工受精飼養,幼熊貓存活率才可超90%。此外,食物來源竹子是威脅熊貓生存活一大致命傷,在1974及1983年中國熊貓棲地大面積箭竹枯死就奪走了250隻熊貓性命,約占總數量四分之一。

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白鰭豚,命運就大不相同。在2005年時白鰭豚中國保護區數量僅有四個,投入的資金也寥寥無幾。最終,白鰭豚在2007年被貼上了滅絕的標籤;2009年,白鰭豚登上了英國「衛報」近年來滅絕的十大物種之首。

截至今年2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綠源環保協會在洞庭湖畔做了三年的調查,卻沒有找到一隻江豚。相對於大熊貓保護的無微不至,江豚甚至還被長江漁民當做有害物種。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綠源環保協會表示,「江豚,因為人們的冷漠,很有可能在15年後成為下一個白鰭豚。而對其的保護資金的投入,完全無法和大熊貓相比」。

此外,對金絲猴、華南虎這樣也叫得出名頭物種的保護也和大熊貓相距甚遠。神農架自然保護區,今年2月才建立起全國第一個保護金絲猴的科研實驗室,開展對金絲猴繁育、棲息地保護等方面的研究,而對這個實驗室的投入僅100萬人民幣。華南虎也是如此,人工飼養華南虎的野化工作甚至都是由私人在南非開展的。懶猴、蜂猴、蒙古野驢、西藏野驢、鼷鹿、黑麂、白唇鹿等更多我們叫不出名字的瀕危物種,由於缺少經費和關注,今後的路很可能就是滅絕。

中國網易探索的文章中,引用了BBC節目主持人克里斯‧帕克漢姆的話:「大熊貓這一物種的生存能力太弱,無法獨自存活,因而最好讓其自然滅亡。應該把花在保護大熊貓上的資金用於保護其它動物。」

作者

吳岱芝

因海洋漸漸認識、愛上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