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4月22日
本報2012年4月22日台北訊,莫聞報導
台灣20多個民間團體共同發起的「2012年全國NGOs環境會議」,昨(21日)地球日前夕於耕莘文教院舉辦,共吸引200多人與會,提出「揮別水泥國土」、「追求永續能源」及「建立公義生態社會」等多點共同結論。可惜的是,大會原本循往例邀請總統當面交流,就共同結論提出環境政策建言,卻遭總統府僅以「電話婉覆」4字草率回絕,令民間團體大感失望。
大會輪值主辦單位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陳曼麗批評,馬英九總統過去曾承諾4月22日地球日的時間,要留給環保團體,自2004年以來,總統每年都會出席或安排接見環保團體,環保團體也能夠有機會跟總統當面建言及對話;如今卻無正式公文回覆說明缺席原因,令人遺憾與不解。
另外,針對政府最近一波油電漲價作法,聲稱符合環保趨勢,與會者表示不予認同;並特別指出民生用途的能源價格調整,並不符合節能減碳、環境正義、照顧民生等目標,要求政府推動「能源稅」並搭配所得稅賦結構調整,才能真正讓能源價格合理化,並且政府應以「用電零成長」為目標,才是徹底解決溫室氣體等污染排放的辦法。
本次會議以「啟動綠活永續家園」為主題,與會者200餘人針對等議題進行一整天的討論,分別就「永續國土」、「永續能源」及「公義生態社會」,共同結論如下:
揮別水泥國土 :
- 維護河川自然性,還我有魚的溪流。不要水泥河川。水質檢測應以魚種為代表,加強公權力、企業責任、及民眾參與。
- 評估體檢全國河川堰壩,並研擬退場機制。優先考慮拆除石岡壩與集集攔河堰,並暫緩未來之水壩及水庫興建。
- 水資源應有多元方案,改善漏水率,水價合理化,應以階梯計價方式收費。全民推廣節水,獎勵節水家用設施。
- 檢討河川治理線,堤內禁建。推行綜合流域管理,流域必須含洪泛區。
- 1500m以上山坡不再新闢及拓寬道路。
- 都市地區公共工程及校園、公園、郊山全面降低不透水層比例。
- 檢核公共工程不會造成滲水率的降低。
- 全面清點自然步道,自然步道零損失,水泥步道零成長。
- 全面檢討水泥產業,限制水泥出口,逐年降低水泥產量。
- 增加水足跡,減少碳足跡
- 慢行才有風景,停留才有錢賺。
- 2012儘速通過濕地法。
- 天然海岸零損失。
- 彰顯溼地價值、生態生產價值及推動環境教育。
追求永續能源:
政府這波油、電價格調漲,不符合節能減碳、環境正義、照顧民生等目標;反對民生油、電價不合理的調漲,推動能源稅才是真正的能源價格合理化,並應以用電零成長為目標。
- 以能源稅實行碳減稅,並取消汽燃費、部份貨物稅,降低個人綜合所得稅,維持稅賦中立。並用於補貼大眾運輸,和中低收入、身心障礙等社會弱勢。
- 立即實施汽燃費隨油徵收,毋需等待能源稅實施。
- 將台電分拆,成為輸配電及發電兩家公司。
- 降低備載容量、削減尖峰用電。全面裝設智慧電錶,實施消費者時間電價及電源選擇權。
- 推動能源價格合理化,決策過程應資訊公開,並依行政程序法舉行聽證會。
- 落實非核家園,關閉所有核電廠、老舊燃煤電廠。
- 各級政府立即落實環境基本法第21條制訂溫室氣體減量計畫,不能以溫室氣體減量法尚未通過為藉口。溫室氣體減量法,應有嚴格的減量目標和期程做總量管制,反對碳交易。
建立公義生態社會:
- 針對政府組織再造,反對經濟思維的「畜產及動物保護司」,要獨立成立「動物保護司」。
- 政府組織再造遺漏海洋保育專責機構,應予增設。
- 重視空汙PM2.5等對人與環境的危害,空汙標準應由美式標準改為WHO標準。
- 給國際關注之瀕臨絕種白海豚(媽祖魚)有安全的棲地環境。
- 從社會正義照顧弱勢人性尊嚴的角度,應盡速通過油症受害者救濟法。
- 環保及動保教育應納入各級正規課程,從小有系統地教育。
- 不能輕忽低頻與高頻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傷害,為保護電磁輻射敏感者,應儘速立法規範輻射限制值,在生活環境應低於兩毫高斯,台電不應將變電所及高壓電塔設於斷層、學校、住宅周邊三百公尺以內。基地台、雷達、電視台發射台,應遠離學校和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