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祖過元宵 擺瞑與迎神 | 環境資訊中心
離島圓夢曲

在馬祖過元宵 擺瞑與迎神

2012年05月09日
作者:湯谷明;圖:王建華

元宵節期間,馬祖的「擺瞑」與「迎神」,是全年最重要、盛大的民俗信仰活動,就像鹽水蜂炮及平溪天燈一樣。

「擺瞑」翻譯成白話就是「排夜」,即為夜晚排放貢品祭神的儀式。早期福州一帶的農村,元宵節遊燈時會迎各境的角頭神繞境,祈求境內平安。

DSC00068sDSC000011s

擺瞑與迎神的時間表是事先排定的,從正月初7到22的元宵節期間,各島各境的神明陸續擺瞑及繞境巡行,以驅邪逐疫,護鄉佑民,或是到其他的廟宇作客,彼此送往迎來,藉由神明的公關活動來達到各村交流的目的。

每一個廟宇都有自己的祭祀組織「社」,元宵前,每年選出的「社頭」就會挨家挨戶收錢,並分配好繞境人員的工作。年才剛過,大人們就忙著殺豬宰羊,準備各式貢品,或加緊練習鼓板;擺瞑晚上,全村動員,小孩也撐著不睡覺,一來看熱鬧,二來趁機躲在貢桌下偷祭品吃。在那生活困苦、缺乏娛樂的年代,擺瞑是所有孩子的期待,那種興奮的心情,也許就像現在的小孩過聖誕節吧。

迎神繞境陣容十分浩大,馬祖特有的鼓板隊走在最前方,鑼鼓喧天,強烈的節奏震動每個人的耳膜,牽動心臟的跳動;隨後是開道的保長公、前導的七爺、八爺、孩囝、八將等神偶及神明的鑾轎,最後還有提燈的遊街的隊伍,一路浩浩蕩蕩,蜿蜒數里。百姓夾道捻香祭拜,放炮恭迎,頓時煙硝瀰漫,鞭炮及鑼鼓聲震天,熱鬧滾滾。迎神、擺瞑後,接著就是「食社」,即全村一起享用貢品;返家時,每戶還領有一個「福袋」,裡面裝著貢品的肉、橘子、蛋及包子,有「大吉大利、包佑平安」之意,象徵受到神民的祝福與庇佑。

神民繞境隊伍中的鼓板,包括了鑼、鼓、鈸,是馬祖傳統的「打擊樂器」。各島、各村的打法不盡相同,各有自己口耳相傳的鼓譜,比如牛角鼓板的節奏感較好,繁複有變化,但卻較不緊湊。為了元宵擺瞑的表演,在過年期間就得加強「集訓」,小孩們也想湊上一腳,但每次只有廟旁住家的小孩能如願,因為樂器有限,住的遠一點聽到廟中傳來鑼鼓聲後,再等大人們帶去,樂器早被搶光了。

受限於交通的不便,也許少有觀光客在元宵前去馬祖「湊熱鬧」,但是特殊的鼓板,倒是吸引一些學音樂的朋友專程前往研究呢。

一年一度的元宵活動,除了展現百姓對神明的依賴及虔誠,更能凝聚村民的向心力,我想,也許這層意義更重要吧!

風燈與剪紙

元宵節家戶還有掛風燈祈福討喜的習俗。風燈有酒瓶型和八角型的,家戶幾乎都是自己製作,甚至連小朋友也會。

當年新嫁的女兒會將娘家贈送的一對喜燈高懸門楣,喜燈上貼有紅色的喜花剪紙,如象徵多子多孫的石榴,或象徵大富大貴的牡丹圖樣,「燈」與「丁」同音,期望送子娘娘送來添丁的喜氣;鄰居親友看到了門前高懸的喜燈,必會進屋恭賀道喜,送上誠摯的祝福。喜燈會一直掛到正月29「拗九節」的前一天,然後倒置在燈架上,取「丁到」的意思,隔日再收起存放。這種祈福文化,正顯露出馬祖人不吝分享的可愛一面。

一般人家也掛風燈求天官賜福,講究一點的,風燈上面會貼著黑白相間的喜花剪紙,如代表科甲的螃蟹,或是吉祥的蟲魚鳥獸等,也是等到「拗九節」後才會收起。

貼在風燈或香爐、門聯上的剪紙,是成本最低廉的裝飾,多是婦女無師自通、利用閒暇時製作,有的有圖樣範本,有的沒有,但隨手一剪,就是一幅生動的喜圖。只是這傳統技藝幾乎已經失傳,只有幾位馬祖依嬤還留有這特殊的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