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讀綠色經濟 喪失台灣永續轉型契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誤讀綠色經濟 喪失台灣永續轉型契機

2012年05月24日
作者:趙家緯(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另一種經濟範型是可能的

圖片來源:http://ecosalon.com/the-clean-energy-econo my-needs-a-womans-touch/「創造一個可增進人類福祉與社會公平,同時並顯著降低環境風險與生態匱乏性的經濟體」,是環境主義者的長久倡議的目標。但自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前述的目標,卻以「綠色經濟」為名,成了聯合國、經濟合作發展組織、世界銀行等組織認為全球在面對失業率高漲、經濟成長停滯、環境壓力遽增等問題時,應遵循的轉型途徑。而且世界銀行此類發展援助組織對綠色經濟的響應,亦反應了其拋棄傳統的「先經濟成長,後談環境品質」的發展路徑,而意識到兼容性的綠色經濟範型,方為能為發展中國家帶來最大的社會福祉的發展路徑。

具體而言,綠色經濟的實踐,乃是需創造一個使整體社會均意識到,未來收入的提昇以及就業機會的增加,應植基於可達到「降低溫室氣體以及污染物排放量」、「增進能源與資源使用效率」以及「避免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服務功能流失」等三大目的的相關經濟活動之投資。然若欲將現今被桎梏於資源耗用型產業的各項財務與人力資源,引導對環境有益的經濟活動上,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提出了五大應優先採行的政策工具:

  • 藉由環境稅等經濟工具反應環境外部性以矯正當前的市場失靈;
  • 移除環境有害補貼,以避免公共預算虛擲於耗用自然資源的經濟活動上;
  • 鼓勵可有助於綠色經濟的投資,如對生態創新的獎助、有利於大眾交通系統或單車系統的交通運輸等基礎建設的建置;
  • 建構健全的法規制度,例如各項環境標準的加嚴、標章制度、環境資訊揭露制度等;
  • 藉由國際環境公約的制定與具體施行,建立全球性的法規架構以管理經濟活動以其往綠色經濟邁進。

國際的響應

前述雖簡要的爬梳綠色經濟原則與政策工具,但若要是社會相信另一個經濟體是可能的,則需提供一具體的情境,為長期被褐色經濟複合體所綁架的大眾,提供另一個羅盤。在全球層級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2011年2月出版的《邁向綠色經濟:實現永續發展與消弭貧困的路徑圖》(Towards a Green Economy: Pathway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Eradication)報告中即指出,自現在起,若每年能多將全球GDP的2%,投資於「保護農業、漁產、水、森林等自然資本」以及「增進經濟體的能源與物質使用效率」相關措施上,則可使全球的生態足跡與水資源的耗用量,相較採行褐色經濟成長路徑下,分別降低48%與20%,溫室氣體排放量較今日削減1/3,逼近避免增溫攝氏2度的目標。而在社會面上,則可兼顧千禧年發展目標的達成,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以及削減營養不良的問題。

在國家層級上,亦見到如塞爾維亞此般發展中國家,積極提出國家層級的綠色經濟展望報告,分析在推動能源效率、再生能源、永續農業下,其可帶來的環境效益以及就業機會的增長。
台灣對綠色經濟的誤讀

因著國際官方以及民間組織的倡議,使綠色經濟被列為本年地球永續高峰會的關鍵議題,因此各國均紛紛試圖對此提出回應。然將目光轉入台灣,檢視官方與各主要經濟智庫對此議題的觀點,卻發現其對於綠色經濟,具有以下三大誤讀:誤將綠能產業發展,等同為綠色經濟;悖離環境與社會永續的綠能產業;缺乏對政策工具的盤點。

如前所述,綠色經濟具有三大核心「降低污染排放量」、「保護自然資本」以及「增進能源與物質使用效率」。但目前國內談到綠色經濟時,卻僅談再生能源產業的產值目標以及其可創造的就業人數,例如於太陽光電業於2020年產值達到7千2百億元,創造7.2萬人就業,或者LED照明業於2020年產值達到8500億元,8.4萬人就業等。卻完全忽略了依據UNEP的分析,綠色就業機會涵蓋能源供應業、運輸業、製造業、建築業、物質管理、零售業、農業及林業等,例如小型農耕、森林復育、工業界本身能資源效率提昇等均屬其範疇。因此,這次氣候變遷國家會議,官方面對綠色經濟這議題時,僅派出工業局政策組的代表與民間團體溝通,而非掌管台灣整體經濟政策制定的經建會,來與民間討論其對綠色經濟的整體規劃。

推動綠色經濟,是希冀能創造對環境有益以及符合合宜勞動標準的綠領就業機會,方能真正提高社會福祉。然台灣不僅將綠色經濟窄化為綠能產業的發展,亦無法保障綠能產業能帶來綠領就業機會。政府只是將太陽能光電與LED照明產業視為台灣電子業的孿生兄弟,遵循世界又平又熱又擠的作者佛里曼所教誨的「複製IT(資訊科技)產業的成功經驗於ET(能源科技)業」,在推動綠能產業的過程中,毫未處理以往高科技業從選址、建廠、營運過程中,對勞工與周遭社區所造成的危害,則每一個光鮮的綠領工作增加,只是來自台灣環境品質的抵押。

如在台灣極為重視的太陽光電業上,長期關注高科技的環境與勞安問題矽谷毒物聯盟(SVTC),即提出《邁向一個正義與永續的太陽能產業》(Toward a Just and Sustainable Solar Energy Industry),該報告提出以下建議:

  • 淘汰毒性物質的使用與發展環境友善措施
  • 採用製造者延伸責任責任制,確保製造商對整個生命週期衝擊均負起責任
  • 確保新興化學物質與製程均能因循預警原則進行適當檢測
  • 產品的設計時應考慮其回收的容易程度
  • 應妥善維護勞工的健康與安全以及提供合理的薪資,確保此產業提供的是「高品質」的綠色工作
  • 維護全球太陽能產業供應鏈與回收製程時周遭社區的健康與安全

在「高品質綠色工作」一項上,其細部的具體建議,包括建立產業鏈一致的勞工標準,以及避免勞工暴露於太陽光電板製程中使用的諸多新興化學物質以及重金屬(如鎘、鎵、銦)等。而矽谷毒物聯盟更依據上述建議,製作太陽光電業評分卡,鑑別各廠牌的永續程度,以提供公共採購與一般消費者參考。

然而以上各點建議,卻是意欲成為太陽能光電板生產大國的台灣長久忽略的。而若在太陽光電業的輔導過程中,完全無視前述提醒,則在這樣的創造出經濟成長以及就業人數,只是重蹈剝削環境與勞工的褐色經濟的覆轍。

誠如UNEP所建議,若要將資金導入對環境有益的經濟活動,需要相關政策工具的配合。而若就前述提出的五大政策工具中,近期雖有藉由能源價格合理化,淘汰了一部分的環境有害補貼,但卻仍未見政府系統性的盤整既有的環境有害補貼,並提出改革時程。而在反應環境外部性上,能源稅的推動與環境稅的整合,均是不可或缺的政策工具,但目前財政部在能源稅研擬上,卻限縮課稅範圍,降低碳稅稅率,削弱其矯正市場失靈的功能。

另一個公部門忽略的政策工具,則是公共投資的綠化。目前,政府應檢視國家發展基金、勞退基金的投資組合,是否符合綠色經濟之原則;而非將民眾辛勤結果,誤置於拖垮台灣未來的耗能產業與不永續的經濟行為上。

※ 本文原刊於立報

作者

趙家緯

台大環工所博士,現為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台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程兼任助理教授。長期參與台灣氣候與能源政策之公共討論,近期聚焦於台灣淨零轉型路徑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