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之旅》蝴蝶花廊生態之美──大屯車道、清天宮、桶柑園、二子坪、大屯自然公園之旅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陽明山之旅》蝴蝶花廊生態之美──大屯車道、清天宮、桶柑園、二子坪、大屯自然公園之旅

2002年11月15日
作者:陳世一

◎陽明山的蝴蝶種類

一說要去大屯山蝴蝶花廊,女兒馬上興奮地說,要帶捕蟲網。我告訴她,那是國家公園,沒有申請是不准捉蝴蝶的,我們用觀察的就好了。

一大早就從士林搭乘台汽的車子到陽金公路和巴拉卡公路交叉口,女兒一臉困惑的問我:「才八點多,蝴蝶都起床了嗎?」

「當然起床了,你不知道蝴蝶也和我們人類一樣要上班嗎?有些比較勤勞的早上六點就開始工作了,到十點鐘牠們就全部到齊了,所以蝶數最多,到了中午時就慢慢變少,一直到睡完午覺後,兩點到四點時又漸增多,直到下午六點後就結束工作。所以,我們在十點時趕到現場,才可以看到最多的蝴蝶。」

女兒點點頭,開始提問題:「台灣有多少蝴蝶?大屯山又有多少蝴蝶?」

「台灣大約有370幾種蝴蝶,整個陽明山區有151種,大屯山群峰及面天、向天山區有144種,算是相當多的地區,我們前一陣子才去的陽明山公園才47種 。」

「那種人工化的花園當然不能和自然的地方相比了。可是,其它地方呢?」女兒追問。

「鹿角坑生態保護區也才只有68種,內、外雙溪區有85種,所以,除了自然的程度外,那個地方有沒有蝴蝶和牠的小孩喜歡吃的東西該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可是,陽明山公園不是種了一大堆花嗎?蝴蝶不是吸花蜜的嗎?為什麼那裡蝴蝶種類那麼少?」


原生的杜鵑花。

「這倒是個好問題!問題是杜鵑花、櫻花或茶花的花蜜蝴蝶不一定喜歡啊,況且,就算蝴蝶喜歡那些花,也不見得是好事啊!在南部,有些地方就是因為外來種的馬纓丹大舉入侵,使原本吸食種類繁多的野花的那些蝴蝶轉去吸食馬纓丹,而使許多野花因為缺乏花粉的傳播交換,而日漸減少。何況,台灣原本就是『蝴蝶王國』了,何必去種外來的花木來養活蝴蝶呢!」

「台灣為什麼叫蝴蝶王國呢?」女兒問。

「當然是以前出產很多蝴蝶,而且,還曾經抓了非常多的蝴蝶。聽說,以前的捕蝶人到蝴蝶谷抓蝴蝶,都是用布袋裝的,當時外銷的蝴蝶工藝品數量龐大,尤其日本人最喜歡購買用蝴蝶翅膀貼成的蝶畫。」

「我是問台灣為什麼會有很多蝴蝶的原因?」女兒重新說明問題。

「因為台灣雖然位在亞熱帶,可是高山聳立到將近4,000公尺,整個氣溫和植物相都涵括了寒帶、溫帶及熱帶的種類,所以,熱帶和溫帶的蝴蝶在這裡都有牠們的食物;種類才會那麼多,而數量多是因為台灣過去到處都是森林和野花草,蝴蝶的食物很多自然數量就多了。」

「可是,台北根本看不到蝴蝶啊!」

「曾看過蝶蝶專家陳維壽老師的書,他說三十年前在台北盆地內,隨便就可以發現50種以上的蝴蝶,相較於今天水泥叢林遍布的狀況,當然不能同日而語了。」

◎蝴蝶的生態

我提議我們先討論蝴蝶的生態和生活,女兒同意說:「你先把蝴蝶的發展歷史告訴我。」

「地球生物的發展很有趣,約四億四千萬年前,陸生植物出現後,四億年前昆蟲就跟著出現,而八千萬年前顯花植物出現後,接著六千萬年前蝴蝶就出現了。有許多科學家相信,蝴蝶是蛾類演化而來的。」

「怎麼可能呢?蛾那麼醜,蝴蝶那麼漂亮。」女兒質疑。

「蛾怎麼會醜,我覺得漂亮得很呢!我建議妳下次好好觀察一下蛾,我覺得蛾就像是穿著晚禮服、在夜色中跳華爾滋的美麗舞姬,在昏暗中閃著誘人的光芒呢!」

「聽你這麼一說,我的看法都受到動搖了,牠們除了一個在白天活動,一個在晚上活動之外,還有什麼不同?」女兒說。

「蝴蝶的觸角是末端大的球棒狀,蛾的觸角種類比較多,有有絲狀、羽毛狀、櫛齒狀等;停下來休息時,蛾的翅膀是攤開的,蝴蝶則合在一起。不過,弄蝶例外,弄蝶休息時,翅膀也以某種角度攤開;蛾的身體有密毛,蝴蝶則大多沒有。」

「為什麼我們冬天很少看到蝴蝶呢?」

「每一種蝴蝶都有牠們一定的生活季節,少部份種類的蝴蝶一年四季都有,但大部份的蝴蝶都有牠們的季節性。台灣蝴蝶的發生跟天氣的熱度有很密切的關係,南部緯度較低,先熱,所以,三、四月就開始有許多蝴蝶出現了;中部則到五、六月才多起來;北部則要到六、七月才大量發生,可能和花期也有同步的關係。」

女兒搔搔頭,覺得有點困惑,繼續追問:「蝴蝶到底可以活多久?」

「不一定,有的還不到一個月,有的可以活超過一年。我指的生命期是指從卵、幼蟲、蛹、成蝶,一直到死亡為止。」

「那光是蝴蝶的生命呢?」

「活得最短的熱帶種只有幾天的壽命,最長的溫帶蝶種有活超過半年的。」

「可是,你不是說蝴蝶會到蝴蝶谷冬眠過冬嗎?」女兒不解。

「大部份的蝴蝶都是卵態過冬,所以,冬天蝴蝶很少的原因也在這裡。會到蝴蝶谷過冬的蝴蝶都有一定的種類。有的蝴蝶一年才發生一次,有的卻一、兩個月就完成一次生命週期。所以我們時常可看得到,有的則在特定季節才能看到,就是因為每種蝶類生命週期的不同,出現時間也不一樣。」

「剛剛你說的蝴蝶谷在什麼地方?」女兒問。

「冬天時,台灣的中、北部氣候較冷,很多蝴蝶就集結飛到南部深山避風的谷地中過冬,那山谷的樹上就都掛滿了蝴蝶,所以叫蝴蝶谷,還有依種類分紫蝶谷、黃蝶谷或各種蝴蝶混合的彩蝶谷等。最近,美濃那邊的黃蝶谷不是大大的出名嗎!」

「那我們什麼時候要去蝴蝶谷玩?」女兒問。

「那些蝴蝶谷都在深山中,哪裡找得到!我們還是不要去打擾牠們的冬眠比較好。」

◎青斑蝶道


巴拉卡公路上常見的牛乳榕,春天時嫩葉橘紅色。

從巴拉卡公路口沿路走到大屯山的登山步道口,沿途也有少數蝴蝶飛過,右邊山壁一大片水鴨腳秋海棠閃著油綠的光芒,左側的樹木則以牛乳榕、墨點櫻桃、臭黃荊和紅楠較多。

從大屯山主峰的步道口進入,箭竹林就從兩邊綿展開來。

走這條登山步道有些單調,尤其艷陽高照時,更是辛苦,還好,有一些蝴蝶在步道間來來回回的巡曳,不斷駐足在路旁的島田氏澤蘭、野當歸等盛開的花朵上。

女兒走得汗流浹背的說:「看到這些蝴蝶那麼輕鬆的飛過來、又飛過去,真是覺得生氣,害我嫉妒牠們嫉妒得要命。」

「妳沒聽到牠們在妳耳邊喊加油嗎?」

「要是我懂蝴蝶語的話,我就叫牠們用翅膀來幫我搧風了。奇怪,這些蝴蝶怎麼長得都差不多呢?」女兒說。

「現在是青斑蝶大發生的時候,妳可以觀察一下牠們喜歡吃什麼花?」

沿途邊走邊看,不知不覺中,也把頂在頭上的熾熱陽光忘記了。


吸食島田氏澤蘭的青斑蝶。

「這青斑蝶好喜歡島田氏澤蘭喲,我靠這麼近牠們居然還不怕,可是,牠們在飛的時候,我一接近,牠們就快速飛走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女兒說。

「可能是吸花蜜時警覺性較低,在飛行時則要防禦突如其來的天敵,自然飛得較快了。不過,青斑蝶體內有毒素,一些天敵多不敢隨意捕食,所以牠平常飛翔的速度也較慢。」

我拿出了陽明山蝴蝶圖鑑,告訴女兒青斑蝶類共有六種,不是每一隻都一樣的,數量最多的是青斑蝶和小青斑蝶。

「我才覺得有一點奇怪,怎麼有些白斑比較大,有的卻比較細,原來還有分不同種。這些蝴蝶是從哪裡飛來的?」女兒問。

「根據專家的研究,大部份的青斑蝶都是在這裡附近成長的,只有少數是從別的地方飛來的。」

「這就表示附近有很多島田氏澤蘭供牠們吸食,而且,還有很多牠們的小孩可以吃的植物了。」女兒推斷。


開花的野當歸,春天常可在大屯車道旁看到。

從步道的中途,我們岔入了大屯車道,野當歸的花開得很挺拔驕傲,島田氏澤蘭帶紫紅色低矮而開散的花序則平易近人多了。

「為什麼這裡的島田氏澤蘭會這麼多呢?」我問。女兒搖搖頭。

「可能是道路的闢建,使澤蘭可以在石階或柏油路和箭竹林之間的窄小狹縫中獲得生機。」

女兒疑惑地說:「沒路澤蘭不是能長更多嗎?」

「沒路這裡就被箭竹佔領了,澤蘭的生長需要陽光,在箭竹林中是無法生長的,所以,只能在箭竹林、芒草原和路之間這小片充滿陽光的土地繁衍生長。」

左邊水溝旁有一整排的島田氏澤蘭,蝴蝶成群在上面盤旋。

「哇!蝴蝶都趕來上班了,好多喔!」女兒叫著。

「我覺得蝴蝶一多,空氣中就充滿了輕鬆而活潑的氣息,而且,沒有聲音的喧嘩,簡直就是熱鬧的最高境界,徜徉在這種環境中,都不會感到厭倦。」

「是啊!看著那一幅幅不按牌理飛舞的圖案,心裡就不知不覺中快樂了起來。」

「青斑蝶邀請我們來看自然的舞蹈,每一叢澤蘭都是牠們的伸展台……」

◎清天宮登山口與紋白蝶


清天宮登山步道旁的菜園。

在北投台北市銀行的對面搭小六公車到清天宮。

途中,在叉路口看到觀光柑橘園的招牌,到達後,告訴女兒,這裡以前叫「下菁礐」,是提煉藍染料的地方。

「這裡不是種橘子的地方嗎?冬天我們來爬山時,都有一些賣橘子的人。」

「這地名大概從清朝中、末期就傳下來了,是當時藍染古老產業的地方。清末也有柑橘的種植,不過數量尚少,直到日治時期引進桶柑後,陽明山區的橘子才重要了起來。在二、三十年前,陽明山的桶柑曾經是很有名的水果,尤其,每年的春天,市場上消失了碰柑的蹤跡時,陽明山的桶柑就開始大量上場了,由此可知,陽明山區及周邊的地區曾經種植有大量的桶柑,而且,有趣的是,桶柑可以掛在樹上較長的時間不會掉落,所以,可以拉長銷售的時間,所以,市場都沒橘子了,我們還可以在這裡吃到橘子。」

「這裡的橘子園既然這麼多,跟蝴蝶有沒有什麼關係呢?」女兒問。

「當然有關係啦!等一下,我們會進入一個桶柑園,我們再觀察蝴蝶和橘子樹的關係好了。」

走到登山口,兩邊排列著販賣桶柑、高麗菜、蕃薯和其它農產品的小販,都是當地的農家採摘自家的果菜出售。

沿著石階直上,旁邊的甘藍菜園裡,有許多白色的小粉蝶在飛翔。

「好多小白蝶喔!奇怪,菜園怎麼會有那麼多蝴蝶呢?」女兒問。

「這是台灣紋白蝶,因為牠們喜歡吸十字花科的花蜜,我們平常吃的蔬菜都是十字花科的植物,所以,菜園中自然就特別多台灣紋白蝶了。而且,牠產卵時也都挑十字花科植物的葉片,我們小時候吃菜時,常會發現綠色的『菜蟲』,其實就是牠的小孩,那綠色的保護色非常好,所以,不太容易發現。」

「那你一定吃了很多台灣紋白蝶的毛毛蟲了!好噁心喔。」女兒說。

「吃到蟲代表菜上沒有農藥,有什麼不好?況且,蟲也是高蛋白的動物,所以,吃蟲長大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哪像你們,連菜蟲都沒看過,才可憐呢!」

「是不是沒有菜園就看不到牠們了?」女兒問。

「也不見得,只要有一些十字花科的野花草,如山芥菜、山芹菜等,牠們就可以存活,而且,一年四季都能發現牠們的蹤影。不過,在日治時代有一種日本的紋白蝶卵隨著日本輸入的蔬菜種子而進到台灣,叫紋白蝶,紋白蝶比台灣紋白蝶凶悍,時常大舉侵佔台灣紋白蝶的地盤。60年代中期,日本的紋白蝶大發生,將當時的台灣紋白蝶都趕到山區裡,而獨自風光了好一陣子。」

「後來呢?是不是發現剋制紋白蝶的方法了?」女兒問。

「後來,可能因蔬菜使用農藥和農地的大量縮減,使紋白蝶的數量又變得很少,台灣紋白蝶喜歡在半遮蔭的環境中生存,而紋白蝶則喜歡陽光下的環境,今天,都市裡高樓建起來了之後,反而有一些遮蔭的地方,所以,有些台灣紋白蝶就回流到都市中了。」

「台灣紋白蝶可以活多久呢?」女兒問。

「大約一個多月吧!牠將像米粒般的卵下到菜葉上後,卵變成綠色的毛毛蟲,毛毛蟲吃菜葉吃到夠了之後,就會找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結蛹,過約一個星期,就可以羽化為成蝶了。而羽化大多在晚上進行,剛出來時翅膀都濕濕軟軟的,等晾乾硬化後就可以飛了,接下來的生命就是採花蜜、交配、產卵、不久後就死亡,結束牠短暫的一生。」

看著眼前一大群飛舞中的台灣紋白蝶,原本有點不屑一顧的女兒似乎對牠們產生了許多好奇。


步道旁的三聖宮。

我找了一片有缺口的菜葉,翻開背面,找了一陣子,果真發現一隻菜蟲,讓女兒驗明正身一番後才繼續前行。

女兒邊走邊問我:「以前曾看過有些毛毛蟲的背上有一隻大眼睛,長得很好玩,有什麼作用呢?」

「妳看到的可能是鳳蝶的幼蟲,牠背上的眼斑是用來嚇敵人的,真正的頭很小在前面。」

沿途,竹林夾道,石階向上延展,不多時,穿越左側的三聖宮,越過左轉往向天池、面天山的叉路後,路面漸行寬闊,走到一個涼亭和左邊的一戶人家處時,旁邊有毒的大花曼陀羅正開滿了白花,右轉可爬大屯西峰。

我們繼續前行,來到了一個有古樸木製燈座的柑橘園門前。

◎桶柑園


桶柑園。

進去就是桶柑園了。

前行不久,有一些石厝,有人稱為面天石厝。

路旁有一解說牌上寫著:「四月間桶柑開花時,有黑底青斑的斑鳳蝶來採花蜜,斑鳳蝶擬態青斑蝶,由於青斑蝶具有毒性,故少被天敵捕食。斑鳳蝶的幼蟲以紅楠為食,一年一化。」

女兒問:「什麼是一年一化呢?」

「就是一年羽化一次,有的蝴蝶從卵、幼蟲、蛹到成蝶的每一階段,時間都較長,所以,一年只能羽化一次,像台灣紋白蝶的生命週期很短,一年可以六化,其它也有一年二化、三化不等的生命週期。」

走著走著,蝴蝶並不多。

女兒想到了先前的問題:「除了四月時斑鳳蝶來採花蜜,桶柑和蝴蝶到底還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有許多鳳蝶的幼蟲都要靠著柑橘的葉片來成長,所以,這裡附近的鳳蝶很多,另外,這附近不少的台灣馬兜鈴葉子也是鳳蝶幼蟲重要的食草。」


結實累累的桶柑。

說著說著,在往二子坪中間的路旁附近就有幾隻鳳蝶在路旁的冇骨消上盤旋飛舞。「說人人到,說鳳蝶鳳蝶就到了,真神!這是什麼鳳蝶呢?」女兒邊翻圖鑑邊問。「是大鳳蝶和烏鴉鳳蝶,還有一隻樺斑蝶。大鳳蝶是母的。」

女兒在一旁觀看了一陣子,大鳳蝶飛一飛後就吊在冇骨消的花上吸食花蜜,烏鴉鳳蝶和黑脈樺斑蝶則如蜻蜓點水般在花的旁邊游移來去。

「聽說,這裡有擬態樹葉的枯葉蝶,我們仔細找找看。」

「你看,這蝴蝶好小,翅膀跟飛機一樣;還有翅上有三條白紋的。」女兒說。

「這是弄蝶。翅上三條紋的叫三線蝶。」

◎攀木蜥蜴

女兒突然指著前面的樹叫我看:「是四腳蛇耶。你看,牠在作伏地挺身呢!」
「我們趕快走,攀木蜥蜴在警告我們,牠是很強壯的。」
「如果我們不走呢,牠會咬我們嗎?」女兒仍瞪著牠瞧。
「當然換牠要走了。牠嚇敵人不成,只好趕快溜走了。」

攀木蜥蜴果然溜到了樹幹後面,我們繞了過去,牠又繞了過來,像在捉迷藏一般。

再往前走不久,女兒又指著路旁叫我看:「是藍色尾巴的攀木蜥蜴耶!」
「這叫麗紋石龍子。」
「攀木蜥蜴、麗紋石龍子,好有學問的名字,牠們跟四腳蛇有什麼關係呢?」女兒問。

「四腳蛇是牠們的俗名,當然沒錯,但我們如果要細分,可依牠們的生活環境而分為在住宅牆壁或天花板生活的壁虎、在樹上生活的攀木蜥蜴、在草原上生活的草蜥、在土石環境活動的石龍子和在海岸岩石環境生活的島蜥。妳看,『壁』虎在牆上,『石』龍子在土石地上、『攀木』蜥蜴在樹上,從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牠們的生活場所了,很有趣吧!」

「我們上次去南部,晚上有聽到壁虎在叫,可是,為什麼北部的壁虎不叫呢?」女兒問。

「因為種類不同啊!南部大部份的壁虎是蝎虎,為會叫的壁虎;北部則大部份是無疣蝎虎,為不會叫的壁虎。主要的差別在蝎虎的背側部有齒狀突起的疣鱗。」

女兒恍然大悟的點點頭,一路一直注意地下,經常走沒幾步路,就有蜥蜴慌忙逃入草叢的一溜煙身影。

「奇怪!牠們到底在怕什麼呢?」女兒喃喃自語。
「怕鳥會吃牠們啊!」
「牠們會不會吃蝴蝶?」女兒問。
「我也不知道。蝴蝶會飛,可能也沒那麼容易被吃到。自然界中,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循環食物鍊是不變的定律。」
「這樣說,蝴蝶在蛹期時該是最安全的吧!」女兒推論。
「有些寄生小蜂喜歡把卵產在蝴蝶的蛹內,等卵孵化後,小蜂就吃蛹內正在蛻變中的肉體,直到吃空為止。所以,蝴蝶才需要多產卵,多製造一些牠的後代,才不會被滅絕啊!」

帶女兒往右轉到大屯坪附近的林子裡逛一逛。

林子內突然傳來了一陣陣詭譎的蟬叫聲,每一小群的蟬叫幾聲就停止,換另一小群叫,在好幾個地方輪來輪去,音響效果使空間的氣氛顯得新鮮而又有點恐怖。

「這蟬的叫聲很好玩吧!」我說。

「好像蠻荒的叢林歷險記的配樂喔!而我們也好像變成了探險隊的隊員了。」一隻飛過步道的蟬撞到了女兒。

「一定是公蟬找不到母蟬,看上妳了。」

話還沒說完,一隻蟬飛到我背上停了下來,還有一隻竟要嘗試停在我臉上,發現不對勁之後趕緊飛走。

女兒興奮的笑道:「你看你,說錯話了吧!母蟬馬上來找你算帳了。」

林中的蟬真多,時而振翅、時而追逐、時而鳴叫,許多動作都沒有預警,如一根根繃緊的弦釋放出的生命動能之美。

到二子坪的道路漸漸從樹蔭轉成空曠的芒草原。

◎二子坪的蛙聲


二子坪的親水公園。

二子坪在大屯主峰和二子山之間,是兩山鞍部間的一塊小平地,前後望去,鐘狀的面天山和往北的菜公坑山,彷若兩個體態優雅的巨人站在谷地兩邊的出口,像在看守這塊自然的淨土般。

空地中間有一個人造的水池和小塊草坪區,旁邊則設有涼亭。

問女兒喜不喜歡這地方,她說太人工化了。

走到池邊時,一陣「格─格─格─格」的聲音從池中傳來。

「這叫聲好像敲竹子的聲音,你聽,越來越多,好像一個動物樂團在表演打擊樂。這是什麼蛙呢?」女兒說。

「這是春、夏季交配的白頷樹蛙,我上個月去夢幻湖時,那叫聲還更多,好像從四面八方傳來一般,非常有震撼效果。也有人說這叫聲像機槍在打靶的聲音。」

往前走沒幾步,在大路旁小路上的一座木橋邊,有一座解說台北樹蛙的牌子立在小溪邊。

女兒問:「樹蛙真的住在樹上啊?」

「樹蛙的腳趾尖會膨大成吸盤,所以,可以攀住樹枝爬樹,也常在樹上生活。一般來說,樹蛙的體型大多較小。」


二子坪的小片濕地,有台北樹蛙生活。

「台北樹蛙台北才有嗎?怎麼個叫法?」女兒問。

「主要分布在台灣北部,是一種台灣唯一會築巢求偶的樹蛙,而且,產卵季節是從每年九月到隔年四月,和一般青蛙在春夏季產卵不太一樣。」我邊回答邊拿出小錄音機,裝上陽明山國家公園出版的「陽明山籟─蛙」錄音帶。

「奇怪,青蛙冬天不是應該冬眠嗎?」女兒懷疑我的說法。

「溫帶的青蛙才會冬眠,我們台灣位在亞熱帶,青蛙冬天好像都不冬眠的,只是活動力降低而已。至於在冬天有繁殖活動,可能是競爭對手少,比較容易覓食吧!也有可能是從溫帶移民過來的,比較不怕冷。」

「青蛙為什麼那麼喜歡叫呢?」女兒問。

「晚上那麼黑,要求偶、呼朋引伴、分辨是否同類或辨識公母等,叫聲當然是最方便的溝通語言了。台北樹蛙在繁殖期時,雄蛙就在水邊的草叢、石塊等遮掩物下築巢後,就開始唱歌,吸引雌蛙來產卵。而雌蛙就是憑藉著雄蛙的歌聲和築巢的好壞來選擇牠滿意的對象,再進去產卵。」

「可是,牠們可以獨唱就好了,為什麼要合唱呢?」女兒不解。

「蛙類的大合唱多由老蛙帶領,是有規律的唱和,因為聲音可以傳得較遠,所以,可以吸引更多的雌蛙來交配。聽說,有一種樹蛙會三重唱,三隻在一起的樹蛙唱出各不相同的音調來和聲,大自然的巧妙,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聽過台北樹蛙的叫聲後,女兒直呼難聽,認為還是斯文豪氏赤蛙似鳥的叫聲比較好聽。

「奇怪,牠又不是要叫給你聽的。我覺得每種蛙的叫聲都很有特色,我最喜歡面天樹蛙的叫聲,不過,面天樹蛙長得卻像小型的蟾蜍一般醜。」

「奇怪,牠又不是長給你看的,我覺得每一隻青蛙長得都很迷人。面天樹蛙是不是在面天山發現的樹蛙?還是面天山才有的樹蛙?」女兒反將我一軍。

「因為面天樹蛙和先發現的艾氏樹蛙很像,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誤認為是艾氏樹蛙,後來,台大一位教授覺得在面天山捉到的艾氏樹蛙標本怪怪的,經進一步研究才鑑定為新種,並以標本發現地「面天山」命名為面天樹蛙,不過,全省中低海拔都有牠的蹤跡。台北樹蛙和面天樹蛙都是台灣特有種,有重要的生態價值。」

「我以前看過母蛙揹小蛙耶!母蛙真偉大。」女兒說。

「妳一定搞錯了,那是有些種類的蛙配對配好後,母蛙揹著公蛙去潮濕鬆軟的泥土上產卵,面天樹蛙就是這樣,牠們是體外受精,不是在相好,當然也不是母蛙揹小蛙了。」

「可是,怎麼會母的那麼大,公的那麼小呢?」女兒懷疑。
「不要被人類的觀點迷惑住了,在蛙的世界裡,母的都比較大。」
沿路繞到附近,芒草和松樹是最明顯的植物,有一些地方則有幾棵台灣島槐,還有一些櫻花,附近還有一個小池沼。這裡倒稍有一點原始的氣息。

台灣島槐是僅分布在陽明山區的植物,樹皮內部黃色,可作黃色染料,如一般豆科植物的奇數羽狀複葉小巧美麗。

繼續往大屯自然公園的路走,路上,一看到鳳蝶,左右看看,必然會發現冇骨消的身影。

◎大屯自然公園


鳳蝶吸食冇骨消的花蜜。

到達大屯自然公園後,從山邊的樹叢踏進草原,下方有個水池,池旁有木製的棧道。

「妳覺得這公園有沒有比較『自然』?」邊走我邊問女兒。
「草地的雜草比較多,這杜鵑花的葉子怎麼這麼小,花色也只有兩色,而且好像特別矮,種的樹也有一點奇怪,和陽明山公園很不相同。」女兒有點困惑。
「或許我們可以用人工設施的多寡、外來植物還是原生植物和有否破壞原來的地形地貌這三個觀察點來作比較。


僅存於陽明山,稀有的台灣島槐。

「這裡沒有看到什麼亭子,人工設施中以石板路和木板路為主,椅子都是木頭的,比較自然,可是,植物呢?我們是不是要作一下植物的調查?」女兒說。

「好啊!妳看草地上那些野草,呂宋短柄草、類地毯草、水芹菜、火炭母草、車前草、草山剪股穎、疏葉卷柏、雷公根、台灣天胡荽、茯苓菜、澤蘭、小薊、柳葉蒻、倒地蜈蚣、夏枯草、黃鵪菜、通泉草、毛茛等等,還有一些我不認識的,該算是蠻自然的,那些葉片小小的杜鵑是原生杜鵑,不知道是唐杜鵑還是中原氏、大屯杜鵑,我不清楚,會長那麼矮是因為牠們原來是岩生植物,若生於較無遮蔽的地方時,就會長得很矮。」


吸食冇骨消花蜜的樺斑蝶。

隨後,我們就將山坡草地上種的一些樹作了記錄,有櫻花、台灣島槐、楓香、尖葉槭、紅楠、桶柑、筆筒樹等,還有兩棵我不認識的樹,從葉形猜測可能是殼斗科的植物,靠近大屯遊客服務站時則有龍柏的栽植,旁邊附近的樹叢則還有狹瓣八仙、月桃、小花鼠刺、變葉新木薑子、墨點櫻桃、野桐、牛乳榕、冇骨消、腺萼懸勾子、美人蕉、柃木、胡頹子等等植物。


開黃花的山菊。

女兒說:「那些龍柏長在那邊,形狀和顏色都好像和這裡不太搭調,我猜,龍柏一定是外來種對不對?」

「沒錯,除了龍柏、桶柑和美人蕉外,其它都是原生樹種,所以,從植被的角度來看,這裡倒是蠻自然的。龍柏是從日本移植過來的,種在那裡可能是用來擋房子的效果,可是,好像太顯眼了,有點突兀。」

「這裡的水池沒有用水泥砌起來,也沒有睡蓮和錦鯉魚,水看起來髒髒的,只有水黽在水上表演輕功,是不是比較自然?」女兒問。


大屯自然公園中的水池。

「我們沒辦法到水中去作調查,根據專家的調查,水裡有黃鱔、大鱗副泥鰍等原生魚類,還有8種的兩棲類和36種的水棲昆蟲。聽說,以前有人將錦鯉、熱帶魚、牛蛙和巴西烏龜等在這裡放生,這些外來種都很容易引起這水池附近生態平衡的破壞,也是不自然的最大因素。」

離開大屯自然公園時,看到一株正在開花的小花鼠刺,它那瓶刷子般的花序引起女兒很大的好奇,同時問我:「奇怪,杜鵑花長得也得漂亮,為什麼蝴蝶都對它們沒什麼興趣?冇骨消、澤蘭的花醜醜的,蝴蝶卻很喜歡,為什麼呢?」

「我也不知道。妳問蝴蝶好了!」

大自然中有太多的奧祕正等待著我們探索的足印呢!

※本文轉載自「陽明山之旅」,陳世一著,晨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