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遺忘─台灣油症受害33年】食品公害何時了?─從1979年油症(多氯聯苯)事件談起(下) | 環境資訊中心
專欄

【拒絕遺忘─台灣油症受害33年】食品公害何時了?─從1979年油症(多氯聯苯)事件談起(下)

2012年06月27日
作者:陳昭如

貧病三十年 窘境無人聞

三十多年來,油症受害者與體內毒素搏鬥而不斷掙扎、窘困拮挶、乃至筋疲力竭的人不在少數。他們曾指望廠商賠錢,卻因彰脂負責人事前脫產,就算打贏了官司,也無濟於事;他們曾期待國家賠償,卻因「國賠法」無法溯及既往,最後一毛錢也沒拿到。

100.6.24落實油症照護公聽會提出油症受害者救濟法草案過去受害者並不是沒有組織起來,為自身的權益大聲疾呼過。以台中惠明學校老校長陳淑靜為首的「多氯聯苯受害者聯誼會」為例,他們曾在2004年召開記者會,提出「以重大傷病免自行部份負擔證明卡」取代現行的油症卡、免除中毒者繳交健保費、請政府定期為患者做癌症篩選、提升醫療院所對多氯聯苯的認識,尊重中毒者醫療權益等訴求。只是如此卑微而低調的呼籲,仍然等不到任何善意的回應。等待多年的受害者們老了,累了,也倦了,再也不想爭取什麼。從此,數千名受害者神隱於各個角落,再也無人聞問。

2012拒絕遺忘與毒共存33載紀錄片映演座談巡迴中直到第一部紀錄油症事件的紀錄片《與毒共存》的面世,間接促成2009年「台灣油症受害者支持協會」的成立,才使得被人們淡忘已久的受害者的窘迫處境,似乎有了轉機。 

「台灣油症受害者支持協會」是由一群關心油症議題的受害者及非受害者組成,成員橫跨學術、醫療、法律、社運及媒體界。過去兩年多來,經由前任理事長郭育良教授的積極奔走,公部門才決定在中部豐原醫院及彰化基督教醫院恢復「多氯聯苯特別門診」,患者健保IC卡內直接加註油症患者資料,不用油症卡看診也可免部份負擔,並同意補助第一代油症患者住院部分負擔醫療費用。這也是三十多年來,公部門首次對受害者的訴求有具體回應。

2012年,在協會新任理事長、也是受害者的廖脫如老師及秘書長陳文彬的積極籌畫下,舉辦了一連串校際巡迴講座,透過紀錄片的放映與受害者的現身說法,讓更多年輕學子能瞭解此一公害事件始末。此外,協會於四月份聯合中部地區民代召開記者會,說明目前受害者在醫療方面遭遇的困境,要求公部門即刻處理。同時,協會正積極串連各黨立委共同推動「油症受害者救濟法」立法,期待透過法令的制定來保障受害者應有的權益。

回顧整起油症事件的發展,有如一齣歹戲拖棚的荒謬劇:事發之初衛生當局查驗行動的遲緩,造成受害範圍日益擴大,事發之後建檔及追蹤照護工作又做得零零落落,且至今仍無受害認證標準,導致國健局登記有案的受害人數(1489人),遠低於研究者估計的實際受害人數。至於有中毒事實、卻未列冊之第一代及第二代人數,不詳;因中毒的緣故而不幸往生的人數,不詳(註14);第二代(或第三代)的健康狀況,不詳......

過去公部門沒有經驗,處置不當,導致上千名民眾無辜受害,或還情有可原。事實上,正因油症事件的發生,衛生署才會決定成立食品衛生處(1981年4月),省政府衛生處也才增設了食品衛生科(1980年6月),從此公部門終於有了專責機構為國人的食品安全把關。然而這些年來類似事件一再重演:戴奧辛鴨蛋、鎘米污染、三聚氫氨毒奶粉、塑化劑、乃至於近日來鬧得沸沸揚揚的瘦肉精事件,全部有如油症事件的翻版。我們究竟要到何時,才能真正免於食品公害的恐懼?

疾病本身固然可怕,然而思想或語言的歧視與偏執,對受害者造成的傷害可能較之疾病猶甚。油症事件讓我們發現,原來造成受害者痛苦的不只是疾病,還包括我們的漠視與無知。(全文完,3/3)

註14:油症可能造成多種症狀與疾病,但這些疾病是否一定是多氯聯苯引起的?由於醫學界目前並沒有充份的研究證據足以證實這點,因此造成受害者死亡的原因究竟是來自基因、環境或多氯聯苯,就連醫師也很難判斷。

原文刊登於<新社會第21期四月號>

2012年5月7日美牛瘦肉精零檢出版本法案於立院初審驚險闖關、進入黨團協商候院會三讀通過。而值此亟需國人關注後續動態之時,近兩千多名油症受害存活者的健康正深受33年前的食品公害所苦,特刊出油症系列報導,提醒國人食品安全不容妥協,也呼籲政府落實油症受害者追蹤照護。

台灣油症受害者支持協會邀請讀者們一同關注:surviving1979.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