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成龍濕地的未來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找尋成龍濕地的未來

2012年07月02日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陳志昌、陳忠峰;剪輯:陳志昌

一個30年的沉寂社區,如何燃起新的希望火焰,成為一項艱鉅挑戰。一群觀樹文教基金會的環境工作者,一場史上最長的濕地保護行動,邁入第三年的光陰...

662找尋成龍濕地的未來

雲林縣口湖鄉的成龍村,夜晚的廟埕前,熱鬧非凡,居民自備菜餚,歡迎前來的國際藝術家,他們像候鳥一般,固定時間來到濕地,帶來新的環境觀念藝術。今年的主題是「誰來晚餐」,要讓國內外藝術家們,用不同的創作,表現濕地和食物間的關係。

成龍村的居民,從開始的陌生,不知道這群外國人來做什麼,到現在的熟悉,居民們都期待著,今年會帶來什麼作品。

這次觀樹基金會邀請的藝術家,有來自日本的Madoka Yashitomi、南非的Janet Ranson、法國的Isabelle Garbani、印度的Prashant Jogdand,以及台灣的邱禹鳳、許雁婷。另外還邀集了20多位志工,利用六週的工作假期,協助藝術行動。

國外藝術家來台灣進行創作,多使用竹、木等自然材料,於是特別安排他們參訪製作竹籃的工廠,瞭解台灣的竹製產業,也見習老師傅的竹作工藝。他們看著老師傅的手藝,學習到竹作的技巧,甚至興緻來了,也想親自操作,體驗老師傅的神奇技術。

創作過程中,藝術作品由藝術家發想設計,實際創作則強調共同參與,不僅有志工協助,連社區的居民和學童,都一起來創作。三年下來,成龍國小學童年年參與,學得了藝術技巧,也不怕和外國人接觸,變得更有自信。

來自日本的藝術家Madoka Yashitomi,利用餐廳收集回來的食用蛤蜊殼,黏貼成巨幅壁畫,他想表達,濕地提供多少食物給人類。來自法國的Isabelle Garbani利用回收的塑膠袋、舊漁網,包裹藝術觀念,想宣告人類浪費太多資源。

志工和居民們在參與中,體會到友善環境的想法。更重要的是,透過創作,讓原本不太親近濕地的居民,朝朝夕夕看著濕地不同的美麗。經過六週的創作,作品一一完成,推動濕地保護的林務局,舉行藝術季記者會,介紹藝術家的作品。

印度藝術家Prashant Jogdand,完成許多巨大餐具放在濕地中,他解釋,這不只是表現吃在濕地,也想告訴人們,當對土地過度使用,最後將會是不好的下場。台灣藝術家許雁婷錄製許多當地聲音,希望大家透過聽覺,記憶漁村裡食物生產的聲音。

對於年年舉辦的藝術季,參與的村民表示,平常基金會就邀集居民組成讀書會,學習很多新觀念,藝術季是讓社區再凝聚,展現更多行動力,在外界長期關心下,居民也感受到自己家鄉的珍貴。

三年的藝術季舉辦,打響成龍村名氣,吸引許多遊客前來,但是觀樹基金會想讓藝術觀念,從濕地旁走進村內,也讓遊客親近村落。今年邀請台南土溝社區團隊,來幫忙改造公共空間。

一步步緩慢推進,從藝術景觀入門,最後希望推動生態養殖觀念,減少地下水抽取,讓社區產業結合環境保護。不過這個目標,關係到社區產業的改變,推動很艱辛,今年才找到願意嘗試的居民。三年,成龍濕地國際藝術節延續著,推動濕地保護,成就不只是聳立濕地的美麗作品,而是居民一點一滴改變,嘗試追尋願景的心靈。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