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7月02日
摘錄自2012年7月1日聯合報芎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新竹縣芎林鄉公所決定改建呈甘橋,文史工作者反彈,極力爭取保留,改建計畫獲水利署1800萬經費,以不落墩方式改善淹水問題,須在7月底前完成發包;爭取老橋保留和治水出現爭議。
文史工作者劉名揚指芎林鄉原有很多文化建築和古蹟,卻一一改建或拆除,先前廣福宮前的聚德石橋,在1995年遭「摧毀」,他認為,呈甘石橋是新竹縣最後一座石橋「很值得保存!」
芎林鄉公所說,曾有民眾反映,橋底會淹水,並淹進民宅,爭取解決水患,因而提改建計畫,並以「不落墩」方式,橋墩不在行水區,採取拱橋,以改善橋墩影響水流的問題。
新竹縣文化局蔡榮光建議朝「暫定古蹟」方式處理,認為全案應有轉圜餘地;鄉所考量1800萬經費恐收回,依規定,須在7月底前發包,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復系客座教授陳板到場觀察時,指呈甘橋以觀音石建成,使用8、90年後,完全沒有裂痕、破損,不影響行車安全,認為沒有改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