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魚進港 工人掄菜刀割鯊翅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全魚進港 工人掄菜刀割鯊翅

2012年07月29日
摘錄自2012年7月27日聯合報高雄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漁業署嚴格要求台灣漁船捕鯊要「全魚入港」、「帶鰭上岸」,高雄籍漁船配合度高,漁港碼頭「割鯊翅 (鰭)」情景愈來愈多。漁民說,鯊魚冷凍後,割鰭難度增加,但為了賺錢,不割也不行。

台灣省漁會理事長黃一成說,國際組織對鯊保育要求日增,漁業署和漁業界逐步配合,鯊「全魚進港」已漸上軌道。鯊的全身都可利用,除了高單價的魚翅,近來肉身、魚骨也漸吃香,各種加工品陸續上市。

陳姓船東說,鮪釣漁船在作業時常釣到鯊,但大目鮪1公斤200多元,鯊魚肉只有20多元,價差10倍。漁民割下值錢的魚鰭做成魚翅,鯊身常棄置大海,以免漁船裝載量被鯊占用;如今只能照規定來。

魚翅盤商張瀚中說,魚翅原料日益減少,高級乾魚翅每公斤喊價1萬元左右,中下等級也要3000到5000元。鯊「全魚進港」衝擊魚翅產量,價格勢必攀升。

張瀚中指出,台灣景氣不振,魚翅市場大不如從前;倒是大陸富人驟增,魚翅消耗量大,許多魚翅都賣到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