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nch中國環境行(一) 瑪曲大草原的生態之美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Munch中國環境行(一) 瑪曲大草原的生態之美

2012年08月16日
作者:munch

瑪曲縣位於青康藏高原的東部,行政區域劃分在中國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南方,全縣面積約一萬多平方公里,圍繞在黃河第一彎的範圍內,因此「黃河首曲(第一彎)」成為瑪曲縣的地理稱號。

由於雨量充足,溪流四佈,加上黃河緩流溢散,形成廣大的溼地、沼澤,瑪曲縣近90%土地,都是天然草原與溼地,成為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補注區。長期以來,以瑪曲為核心的甘南大草原,對於流過當地的黃河水源補助量,高達65%,因此亞洲最大的甘南大草原,有著高原水塔的美稱。


散居山坡的圖博居民村落

進入瑪曲的山路,部分修繕中,路況極差

從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的合作市,一路往瑪曲縣開,就開始進入大草原區域,漸漸地可以發現,越往裡面,以青稞為主的農耕田地越來越少,開始都是自然草原,公路像沒有盡頭似的,一路向高原爬昇。

經過碌曲縣之後,來到海拔3千公尺的美麗的尕(Ga)海自然保護區,長約9公里,寬約5公里,面積約有48平方公里,水深10米,湖岸淺灘處形成廣大溼地,生長有許多水生植物,不同季節有著不同顏色。



尕(Ga)海自然保護區的雁鴨

國家劃設保護區,讓尕海從居民共生,變成國家管理。

廣大湖泊溼地,吸引許多遷徙鳥類棲息,成為重要的候鳥棲地,其中黑鸛成為重要保護物種。根據當地綠哈達環境組織的盆措表示,尕海在當地話語就是聖湖的意思,居民不會去破壞,也不會去開發利用,就是保持原有的自然。過去尕海湖曾經水位下降,接近枯歇,後來政府築堤引水,才讓水位上昇,1998年成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圍起圍籬嚴禁進入,湖濱坡地許可居民放牧利用。


在啞口祈福的圖博人

經過尕海之後,向上爬昇至4千公尺的啞口,眼前所見就是一望無際瑪曲綠色大草原。



瑪曲大草原上的野花地景。

大草原的壯闊,讓人神迷,但是草原上各式野花,綴出不同色澤,開啟不同的地景,路途雖然顛簸,但是心情相當欣喜。


草原放牧的圖博營地。

在瑪曲大草原上,大多數居民為圖博(藏)人,依賴放牧維生,在不同的山丘上,居住現代式牧民帳蓬,帶著牲口放牧為生。


放牧的犛牛

放牧的羊

居民騎乘的馬

主要經濟動物是犛牛、馬和羊,以及少數的豬。牛、羊可取毛製衣,取乳飲用、製作食品,或是買出作肉品,其中脖上幫紅繩的犛牛,表示勞苦功高已被指定「放生」,意即不賣不宰殺,讓牠在草原安養終身。


不可靠近的藏犬

在每位牧民的放牧營地中,都會飼養著藏犬,擔負起驅趕牲口,以及守護營地的工作。在牧民營地裡遊走,常常被牧民警告,別靠近綁著繩子的藏犬,看似和善的外表,可是一開口,可以咬斷手骨頭。

 
想找人玩的小藏犬,毛超細的。

不過,小藏犬玩性甚重,一臉可愛模樣,還是讓人想玩弄一番,玩到野性大作,咬撲全來,才發現小藏犬也是巨爪利齒,兩三下就讓人破皮流血。


不太怕人的旱獺

打到忘我的鼠兔

飛翔的老鷹

在草原上,除了人養的牲口,有著更多的野生動物。草原上的旱獺,具大的身軀相當逗趣,像是龍猫的鼠兔,常在洞口探頭探腦,偶而可以發現飛翔的猛禽,在草原的上空盤旋。


翼展可達二公尺的禿鷹

在駕車的當地司機指示下,發現坡頂有一直禿鷹,以跑跳方式向山頭移動。司機說,天葬就是這種禿鷹來吃,但是現今禿鷹數量不多,常常發生舉行天葬,卻沒被禿鷹吃完的事情,最後只能火化收場。


不斷更新中的瑪曲市區

相對瑪曲大草原的壯闊自然,草原中的瑪曲市區卻是極度擁擠的現代化城鎮,四處都是拆遷動工的景況,提供一個現代化的生活方式,但是也成為瑪曲草原生態危機的一個問題根源。(未完待續)

※ 原刊於作者部落格「漂浪‧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