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nch中國環境行(二) 牛糞大草原的生與死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Munch中國環境行(二) 牛糞大草原的生與死

2012年08月17日
作者:munch

2012-08-03 11-38-51_nEO_IMG

真的!對於圖博的朋友,如此標題,沒有貶抑之意。
而是,真實的感受,以及真誠的感動。
牛糞,成為在瑪曲大草原上,一個重要的生態與生活要素。

瑪曲大草原的生態豐美,讓短短三天行程的訪客,就看見滿山青綠,山坡花海,以及出沒在草原上的動物。

在心中欣喜,相機不停拍照下,卻在躺在草地的時刻,緩慢地,靜心地,領悟到浩瀚草原的脆弱性格。

那是一種純粹,人、牛、草之間的親密連結,恆久的融合,維繫著土地的生態、生產、生活樣貌,一旦失衡,就是嚴苛的生態浩劫。

在瑪曲,聽聞大草原面臨的生態危機,草原沙化、退縮的日趨嚴重,在評估的原因裡,有氣候變遷影響水量,有草原鼠害啃食根部,或是過渡放牧大量啃食,種種不確定原因,危害著草原生機。

但是我始終想著牛糞,總覺得它,扮演著一個巧妙的關鍵!

拜訪瑪曲阿萬倉社區的牧民,進入山谷裡的放牧營地,居民以哈達相贈迎接著,走進牧民帳篷的內,讓人第一眼注意,就是一個泥製的爐灶,以犛牛糞混合著泥土製作,用完即拆,到下一個營地再就地製作,爐灶的薪火,也以曬乾牛糞為燃料,提供野地上的熱能。

犛牛糞不臭,甚至帶有微微草味。當地居民表示,牛糞不只做灶、燃火,就連固定的家屋圍牆,也是利用牛糞和土製作,牛糞的黏性和植物纖維,成為最佳的天然建材。

走到帳篷旁,發現大面積的草地上,塗抹著一層牛糞,等待曬乾收取,但是牛糞上已有小蟲生存,引來鳥雀覓食。

找到一塊沒有牛糞之地躺下,看了天,側翻看山坡,才發現眼前的草皮土地,泥土其實已經混和著厚厚的牛糞,形成肥沃的黑土地。

牛糞和土的厚度,約有30公分厚,在溪畔的土岸邊,可以看見上黑下黃的土層,植物的根部,緊緊抓住肥沃的牛糞黑土,而這層根部緊纏牛糞黑土層,就是草原的保水層,高原水塔的秘密,就在這層牛糞之上。

牛糞,成為草原的生活用品,以及生態肥分,但是產生牛糞的髦牛,卻是由人們飼養與控制。

但是,圖博牧民的遊牧生活,卻在接觸現代社會後,形成改變,連帶的草原生態,也出現變化。

根據當地居民表示,20多年前,草原上的草種,高度可達60公分,不是現今的短草形式。草原的草種變短,真正的原因是土地肥力不夠,但是中國官方或學者論述,卻導向過度放養,開始延伸出一套現代集約蓄牧的方案。

搜尋中國對於瑪曲草原的應對治理論述,多半指向甘南大草原的犛牛數,由20年前的50萬頭,膨脹到80萬頭,過於龐大的族群量,啃食草原,造成草原嚴重惡化。

惡化的草原,不只無法提供牛隻足夠的養分,牛隻體重明顯下降,更大的問題是,沙化的草場不斷擴大,連帶降低草原的保水性,減少向黃河供水能力,甚至沙化的土 地,在冬季形成沙塵暴,以及加重下游的河流輸沙,讓甘南大草原的惡化問題,已經成為跨區域的危機,甚至影響黃河的生態。

在應對的方案上,提出減少畜口,推動生態離牧,以及開始對草原施肥,增加地利,甚至建議提供飼料,進行集約飼養,增進牛隻的體重、肉質。

但是,幾年下來,離牧的自然草原,牛沒吃,草也沒長高,可見問題不只是牛隻啃食,而是地利的全面下降。

該思考,牧民在草原上,生活千百年,過去沒有發生的問題,為何都在此時出現?

一位當地牧民表示,其實現今的犛牛數,遠比當初四十年前,他當孩童的時候少,以前滿山偏野都是犛牛、馬、羊群,野生動物也很多,鷹、狐狸、旱獺、鼠兔、蛇、鳥、昆蟲,整個草原都是生物,加上藏人不喜殺生,所以動物有自己的生存法則。

但是一段時間後,草原經歷重大變革,許多樹木被砍除,外地人進入獵捕,野生動物明顯減少。加上一胎化政策,牧民家族人丁稀少,蓄養能力降低,因此看似家戶養殖頭數增多,但是總體放牧數量是大量下降。

關心瑪曲草原生態的綠駝鈴保育團體,曾經說明「包產到戶」政策,讓家戶放棄遊牧,開始圍欄蓄牧,對草原生態造成一定影響。其實反應著就是,牧民家族的式微,無力擔負廣大區域的游牧,即然政策推動定牧,將牛隻、羊群圍在一個區域放牧,也算輕鬆省事。

另一方面,急速的現代市鎮化,也讓部分牧民離開草原,進入都市生活,遠離早期牛群相伴的逐草而生,開始當起居住市鎮,將牛群關草原的放牧模式。搭載我們的當地司機說的明白,很多當地藏族年輕人,不想放牧,也不會放牧,很多人都想離鄉進城討生活。

在中國政府推動生態離牧,以及現代生活的誘力下,草原上的圖博牧民漸漸流失,也讓牧民文化,面對最深的危機,進而讓緊依文化維繫的生態,也面臨浩劫。

人走、牛少、草變短,其實就是草原的危機所在。原本草、牛、人三者自然緊密的結合,維繫著千百年草原的穩定狀態,一旦失衡,失去萬物共生的寂靜草原,崩潰的力道,才讓人瞭解浩瀚草原的脆弱。

綠駝鈴保育團體清楚問題所在,在阿萬倉社區,他們結合當地牧民,重新推動聯合游牧的傳統,一則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讓各戶相助聯合放牧,可以將牛羊帶到更遠的地方,另一則打破個人定牧,牛隻近親繁殖的問題,讓犛牛保持更多野性,增強體質。

草原退縮、沙漠化,反應的是土地的肥力不足,無法茂密的生長,緊抓土地,提供養分。然而提供浩瀚草原的肥沃地利,絕非人工施肥所能解決,必須恢復原有多樣生態,讓萬物的生死排遺,構成精細絕妙的草原生態鍊。

在草原上,牛糞讓人領略自然之妙,當人謙虛的成為生態一環,各得相安,一旦過多的干涉、強勢的改變,都可能讓脆弱生態受害,接著人也遭殃。

在瑪曲,草原上的牛糞,讓人懂得對自然微妙的讚嘆與謙虛!(未完待續)

※ 原刊於作者部落格「漂浪‧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