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細腰蜂〉 | 環境資訊中心
楊家旺

讀〈細腰蜂〉

2012年10月28日
作者:楊家旺

法伯說:「各種選擇棲息在我們人類居住地方的昆蟲中,細腰蜂以其優雅的體態、怪異的習性和蜂巢的結構,絕對算得上是最有意思的一種。」他所觀察到的細腰蜂,特別偏好在溫度高的地方築巢,像是煙囪周邊就是祂們的最愛。

法伯原本認為這些細腰蜂的下一代,會利用舊巢或在舊巢附近築巢。然而,根據法伯的觀察發現,細腰蜂的下一代,都不會回到舊巢的地點去築巢,祂們會四散各地去獨自築巢與生活。獨居蜂的生活與社會性蜂不同,祂們總是過著孤獨的生活,築巢、狩獵、產卵,終其一生。

這些特別喜歡利用人類建築物築巢的細腰蜂,法伯非常感興趣。有一回,他和一位廚娘聊天,特別提到細腰蜂,沒想到廚娘向他抱怨說:「那些大膽的『蒼蠅』身上沾的污穢把所有東西都給弄髒了。」廚娘不只把細腰蜂當成蒼蠅,為了保持清潔,每天都將這些巢穴清除,不過,這麼做並沒有用,因為隔天細腰蜂還是偏好來這些地方築巢。然而,法伯卻是恨不得自己擁有這個地方,因為有那麼多的細腰蜂可供他實驗和觀察。法伯說:「我了解她的苦衷,同時又為自己無法擁有這些地方而扼腕嘆息。啊!即使牠們會將所有的布料、裝飾物蒙上一層泥巴,我還是多麼希望能讓細腰蜂安安靜靜地待在那裡,我會任憑牠們去工作,這樣我就可以知道,在罩衫或窗廉這種動態支撐物上築出的巢是怎麼樣的了。」但是法伯不可能提出這樣的要求,因為「在農人眼裡看來,專注於小蟲子是頭腦不太正常的人的怪癖好。」可惜了,法伯生錯年代,我想,如果他是活在現代,我猜,法伯肯定會被國家地理頻道請去主持一個節目,然後,他的節目肯定極受歡迎,倍受肯定,更是全世界小朋友,甚至一部份大朋友心目中的偶像。

這些細腰蜂所築的巢,使用的材料是泥土,潮濕的泥土,以大顎取其精華,製成圓球,咬著,飛回去築巢。這些材料並沒有經過特製或加工,因此不耐雨水,故而細腰蜂選擇的築巢地點都是可以遮雨的地方,從這個角度看,人類的建築確實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庇護。

法伯說石蜂的巢就不一樣,石蜂除了精心挑選土材,還以自己的唾液去讓土材變得可塑,等到築好巢後,巢壁的堅硬度就像石頭一樣。因此石蜂的巢比較耐雨淋,但細腰蜂的巢就無法承受這種打擊了。

細腰蜂築一個蜂房需要奔波約15~20次,一間間的蜂房緊挨著,像一排蕭。法伯說這些蜂房的開頭都會朝上,但有些描述細腰蜂的書籍裏,會蜂房開口畫成朝下,不夠細心。朝上的目的是為了儲存食物時,食物不會從蜂房裏掉出來,是一個簡單而合理的考量,但就是有一些書本在繪製這種圖的時候,隨意而為,將開口畫到了下方。緊接著,是一本書參考另一本書,於是就有一大堆關於細腰蜂巢都畫錯的情形廣為流傳。

法伯對於細腰蜂「在工程完工時,都要將牠們的作品、精心雕築的蜂巢表面用灰漿掩埋」,感到不解。法伯覺得「這些無意識的藝術家,可能會有許多不合邏輯的行為吧!」我時常想,法伯當年如果不要那麼排斥演化論,甚至能夠接受演化論,並試著以演化的角度去詮釋他所觀察到的昆蟲行為與現象,我覺得,也許《昆蟲記》會有更精彩、更精準的描述和判斷。我想,這些細腰蜂將蜂巢表面以灰漿掩埋,也許是無意識,但這種本能卻不是不合邏輯,應是為了產生視覺上的偽裝效果,這可令下一代的存活率提高。換言之,這麼做對後代的生存是極為重要且有益的。

註:文中所引內容,摘錄自《法布爾昆蟲記》遠流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