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07日
摘錄自2012年11月5日現代快報江蘇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觀鳥會會長辛夷介紹,綠水灣溼地,冬天是眾多雁、鴨越冬的地方。這些來南京的客人,主要來自東北,最遠則來自遙遠的西伯利亞等地,其中一些是到南京越冬的冬候鳥,它們中大多數會北歸繁衍後代。另外一些,則要遠涉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地,到南半球尋覓自己的歸宿,南京只是它們的驛站。不過,隨著溼地公園動工,蘆葦蕩被改造為魚塘、溼地上蓋起了大型的經營野味的農家樂。如今,再也難覓往日雁鴨滿天的景象了。
「我們已經有3年沒看過黑臉琵鷺了。」江蘇野鳥會成員告訴記者,在眾多的候鳥當中,體型最大,身份最高貴的,要數黑臉琵鷺了。
不過,近兩三年來,黑臉琵鷺再也沒有與大家不期而遇。不僅綠水灣沒有,七里河溼地、六合龍袍溼地都沒有發現它們的身影。
長江中下游地區本是青頭潛鴨主要越冬地,為遷徙中的青頭潛鴨提供了重要的取食和停留的環境。但是,2008年,它被IUCN評為瀕危,全球評估數為5000多隻。今年已經升級為極危,全球只剩下不到1000隻野生個體。
在沿江溼地綠水灣觀鳥3年多來,發現鳥的數量銳減更明顯,感覺只有原來的五分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