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1日
摘錄自2012年12月20日臺灣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為了「守護雲海、福漁祈天」,雲林縣漁船筏權益促進協會特邀四湖沿海造船老師傅吳銀炮等人,以戶外實作教學方式,傳承製作漁筏的技藝;接著在漁筏下水前會準備五牲、粿粽及金箔紙持香祭拜敬天,讓參與的學員了解沿海漁民的生活及文化,重新觀察雲林海岸線,發掘海岸的新生態。
雲林縣漁船筏權益促進協會總幹事吳昭學表示,台灣四週臨海,漁業發展為政府的重要施政及輔導目標,但因目前天候變遷及海水污染等因素,致使漁獲量縮減。以雲林縣為例,自六輕設廠後,漁民生計更大受威脅,原有漁業航道改為六輕輸送航道,漁民子弟只好外出謀生,留鄉漁民人口老化問題嚴重,更加重漁村發展的困難度。
均有30.40年造船經驗的吳銀炮、高金堂、高金生及吳炎龍等人,昨天以戶外實作教學方式,帶領漁民或學員觀察雲林四湖鄉海岸的變遷,體驗沿海漁民的文化內涵,傳承漁筏製作的技巧,並讓參與漁民或學員了解漁民乘風破浪出海補魚,與大自然搏鬥的辛勞。
與現有漁民文化內涵及技術重新結合,研發一套適合當地的休閒生態觀光導覽的新行程,再訓練漁民轉型導覽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為漁民開拓另一項專長從事休閒漁業的新副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