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噸垃圾值多少錢》回收讓世界更美好?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一噸垃圾值多少錢》回收讓世界更美好?

2014年08月17日
作者:Adam Minter;翻譯:劉道捷

2012年4月號的《消費者心理學報》(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刊出兩項實驗的結果,凡是主張回收再生是維護天然資源、促進永續生活形態的人,都應該關心實驗結果。

研究人員在第一項實驗中,要求受測者評估一種新產品──在這個實驗中,新產品是一把剪刀,方法是用剪刀把紙張剪成事先規定的各種形狀。一半的受測者進行評估時,旁邊只放了一個垃圾桶,一半的受測者評估時,旁邊放了一個垃圾桶,還放一個回收桶。結果令人困擾:旁邊有回收桶的人進行評估時,用掉的紙張,比只有垃圾桶可以丟棄廢紙的人高出兩倍。這份研究報告的作者傑西.凱特琳(Jesse Caitlin)和王義同(Yitong Wang,譯音)寫道:「這點顯示,增加回收選項,可能導致用掉的資源增加。」

第二項實驗在大學男廁所這種比較自然的情況中進行。研究人員連續15天,每天計算丟在洗手台旁邊垃圾桶的擦手紙巾數量,然後重複同樣的試驗,只是洗手台旁邊多放了一個回收桶,以及告示牌,「顯示校園裡的一些廁所也參與擦手紙巾回收計畫、放在回收桶裡的紙巾會回收」。經過15天後,研究人員計算所得到的資料,發現洗手台旁邊放回收桶時,上廁所的人用掉的紙巾,大約是只放垃圾桶時的一倍半。這樣似乎不多,但是你想一想:平常的日子裡,每天有100個人上這間廁所,意思是回收桶(和相關的告示牌),通常可能促使大家每天多用50張擦手紙巾。把這種用法擴大到這間廁所每年要利用250天,理論上,每年光是丟進這間廁所回收桶裡的擦手紙巾,就會多出12500張!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回收不是理當會促使大家節約、進而保護環境嗎?為什麼放了回收桶後,大家會用掉更多紙巾?這點跟我不必換掉現有的手機,卻新發現自己願意買新手機有沒有關係?這項研究的作者提出了一種假設:在我們的研究中,消費量會增加,可能跟消費者充分知道回收對環境有利的事實特別有關;然而,回收的環境成本(例如回收設備所用的水、能源等等)比較不明顯。因此,消費者可能只注意回收有利的一面,認為回收可以減輕罪惡感之類可能跟浪費資源有關的負面情感,同時是為增加消費合理化的方法。

作者在報告中也指出:我們認為,回收選項比較可能擔負「(大富翁遊戲中)出獄卡」的功能,反而暗示消費者,只要回收用過的產品,消費就是大家可以接受的行為。

這裡必須指出,報告的作者並不反對回收,他們坦然承認回收對環境有利,勝過開採或鑽探新資源。但是他們也不相信「純粹的儘量推廣回收,是對環境最佳的方式」。他們反而認為,這樣做是僅次於減少消費和重新利用的第三種好方式。減量、重新利用、回收再生。

毫無疑問的,如果每一個人都不再消費這麼多東西,環境應該會變得更好。但是這種可能性基本上等於零,甚至可能低於零。就我到處旅行所遇到的人來說,不管是不是美國人,幾乎每一個人都覺得追求方便比永續維護重要。

以套在星巴克紙杯外面的紙套為例,放在我電腦旁邊桌上的星巴克杯套有一段文字,說明製造杯套的原料中,有85%是消費者用過的纖維(也就是再生紙和紙板)。我身為報導回收產業的記者,對這種事實應該覺得好過嗎?我和星巴克是否應該努力,追求完全不再使用紙杯和紙套,即使這樣會有點不方便和不舒服,我們是否也應該這樣做呢?這些回收紙板能不能用在其他更好的用途上呢?


《一噸垃圾值多少錢》書封一噸垃圾值多少錢

作者:Adam Minter
譯者:劉道捷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4-2-21
ISBN:978-957-13-5888-8

作者亞當‧明特本身具有垃圾回收的家族歷史,走訪全世界各國的垃圾回收場,深入調查政府單位所無法獲取的真實數字、挖掘開發中國家不願意公開而世人也未曾獲知的驚人事實──從經濟成長已達頂峰的國家接收廢棄金屬,從中提鍊分離出需要的金屬元素,以因應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所需:以中國為例,中國是美國主要的進口與出口國,在廢棄金屬的進口上也不例外,而這比從西藏開採銅礦或是進口原料都要划算便宜得多!

※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