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天堂遇到麻煩:棕櫚油暴增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天堂遇到麻煩:棕櫚油暴增

2013年02月03日
作者:Anna Lappe;譯者:陳正芬

當你隨意拿起一盒桂格天然麥果條(Quaker Chewy Granola Bars)、品客洋芋片或費城牌(Philadelphia)奶油乳酪時,心中想的多半不是「全球暖化」。但這些點心和眾多庶民產品,包括化妝品、肥皂、洗髮精和衣物柔軟精等都有個共同成分,那就是棕櫚油。商家在無所不用其極推銷加工食品之際,也帶動這些成分的需求。

過去10年間,棕櫚油的生產量增加一倍以上,如今成為全世界買賣最普遍的植物油。餅乾的製造使印度和中國對棕櫚油的需求量激增,但全世界近半數的棕櫚油(約2千萬噸)卻被供作燃料。

棕櫚油的源頭要追溯到西非洲,當時僅有少量生產來滿足當地市場。到了1800年中期,荷蘭將棕櫚油引進當時的殖民地爪哇;1900年代初由英國引進馬來西亞;到了2008年,全世界87%的棕櫚油源自馬來西亞和印尼。隨著兩國境內用來製造棕櫚油(和紙漿及紙張)的農園愈來愈興盛,對氣候的影響也日益顯著。

理由如下,為了栽種油棕櫚,生產者砍伐雨林並將泥炭地的水分排乾,而這些土地往往是強取自當地社區。泥炭濕地上的林木多為參天大樹,有時可高達50公尺,至於水平面底下則蘊藏大量泥炭,那是數千年來由死去的植物堆積所形成。當濕地的水分被排乾,泥炭便暴露在空氣中,於是碳經過氧化後便釋放出二氧化碳。一旦這些土地失去水分,便容易遭到祝融肆虐,往往一燒就是幾個月。

雨林行動網絡(Rainforest Action Network,簡稱RAN)總監科提塞(Lafcadio Cortesi)解釋:「一旦泥炭地被毀壞,受到的打擊不僅是碳的流失。當泥炭地的水被排光,這影響會禍延子孫。」

雖然泥炭地僅占地表面積的0.2%,但是倡導濕地保育的團體「國際濕地組織」(Wetland International)表示,全球排放的溫室氣體中,8%肇因於泥炭地被破壞。印尼在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中排名第21,國際濕地組織表示,如果把乾涸的泥炭地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算在內,印尼馬上躍昇到第三名。

光是印尼一個省分的泥炭地就相當於美國耕地面積的2%,其中蘊藏的碳相當多,一旦全遭到破壞,排出的溫室氣體將等於整個地球一整年的排放量,只要親自到當地就會知道這嚴重性。科提塞最近一次到印尼,他說開車4小時穿越棕櫚油生產地的核心區:「就像開車橫越愛荷華州,只不過看到的不是玉米而是棕櫚樹,就像廣大無垠的綠色沙漠般。」

馬來西亞和印尼有些小農還在栽種油棕櫚,然而民營企業正快速壓縮他們的生存空間。如今印尼2/3的棕櫚樹掌握在10家公司手中,農企巨人ADM和嘉吉是最大買家。ADM是全球最大棕櫚油製造商威瑪爾(Wilmar)的大股東,跨國企業嘉吉是美國最大的棕櫚油進口商,這些油最後被聯合利華(Unilever)、寶僑公司(Procter & Gamble)、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等幾家知名食品和消費品企業用來生產產品。

許多業界的龍頭老大對氣候問題嗤之以鼻,辯稱2004年由產業和非營利國際組織成立的「永續棕櫚油圓桌會議」(Roundtable on Sustainable Palm Oil, 簡稱RSPO),就是透過指導原則和驗證制度來確保符合永續生產的條件。

然許多環保人士同意圓桌是邁向正確方向的一步,然而究竟誰設定標準以及誰來監控執行仍是個大問題。RAN的科提塞說:「RSPO面臨的許多問題也跟其他驗證制度一樣,像是受誰監管?而目前是由各企業自主管理。」

此外,即使在生產實務上有些進步,但龐大的需求量還是與氣候問題畫上等號。關於棕櫚油,我們該問的問題和牛、玉米類似,不僅是用什麼方式生產這些食品來降低氣候的衝擊,也要問到底該生產多少。答案是什麼?森林保護者科提塞說:「別只是讓大企業做決定,我們要根據科學,要讓正義和理性來做決定。讓我們削減生產與全球需求,然後才談得上永續性。」

精彩回顧: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

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
Diet for a Hot Planet: The Climate Crisis at the End of Your Fork and What You Can Do about It

作者:Anna Lappe
譯者:陳正芬
出版社:行人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26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8905511
定價:380元 

※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