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者輔導密宗團體 放流毛蟹於新店溪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生態學者輔導密宗團體 放流毛蟹於新店溪

2013年01月22日
本報2013年1月22日新北訊,特約記者林瑞珠報導

清大生命科學院生物所教授曾晴賢輔導台灣噶瑪列些林佛學會,12日於新店親情河濱公園舉行放流活動,放了數百隻台灣西部原生的合浦絨螯蟹,將保護生態及宗教放生活動結合。

合浦絨螯蟹

在此之前,曾晴賢已經很積極在做水生物的研究及復育工作,曾與新竹市公害防治協會等地方環保團體合作,進行魚梯、蟹道的裝設,例如在蓋了水利設施而阻斷毛蟹迴游的頭前溪上蓋了蟹道讓毛蟹迴游,獲得不錯的成果,也在花蓮與原住民漁民合作復育烏魚,並多次受邀到中國,為當地設計魚梯。

曾晴賢表示,過去台灣常見的毛蟹在環境污染而逐漸消失,他記得30年前在台大唸書的時候,淡水河的毛蟹因為青潭偃蓋好,一夕之間消失無蹤,加上淡水河的水質污染,讓迴游生物及毛蟹無法迴游產卵,對生態影響很大;還好近十幾年來淡水河的整治工作看得到成果,減少水質污染,但這些迴游生物還是要以復育放流的方式,讓他們回來。

清大曾晴賢教授輔導密宗團體列些林佛學院放流毛蟹於新店溪。林瑞珠攝。他表示,希望這次宗教團體與學界合作舉辦這場毛蟹放流活動,對扭轉錯誤的放生行為具有正面的意義及影響力。

這次曾晴賢放流的是原生台灣西部的合浦絨螯蟹,他說,在毛蟹產卵季節,一隻毛蟹可以產30萬到70萬個卵,所以放流一隻,對復育工作就能產生很大的效果。

此外,這次放生還能夠幫助到一位因意外雙手截肢,仍努力維持家計的捕蟹人鄭禮通。曾晴賢是透過前中時記者陳權欣的一篇報導及介紹認識鄭禮通,想把他捕捉的許多成熟而可繁殖的毛蟹,結合眾人的力量買來放生到河口去,使得毛蟹資源能夠生生不息,這樣生態才能夠永續。

清大曾晴賢教授輔導密宗團體列些林佛學院放流毛蟹於新店溪。林瑞珠攝。之所以有這樣的因緣與宗教團體放生活動結合,則是因為曾晴賢去年在林務局舉辦的「積極護生方案國際研討會」上,當時就有佛教團體向他表示希望能夠合作以支援護生的工作,所以得知有鄭禮通這位捕蟹達人之後,他便聯絡認識的宗教團體,而促成這次放流活動。

鄭禮通原本是鐵工,民國82年他幫人搭鐵架時雙手誤觸高壓電線,導致雙手腕截肢,後來靠著老農指導,成為捉毛蟹專家,靠嘴巴和手肘捕捉,養育妻小一家四口。 曾晴賢向鄭禮通表明,希望藉由他的專長來參與水生物保育工作,但後來因為鄭禮通比較習慣原有的生活,而無法如願請他來工作。總之,這次的放流活動也為台灣水生物復育工作找到一位民間專家,讓保育工作得到雙贏:亦即引導宗教團體正確的放生,也讓水生物復育往正向發展。(更正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