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辦公桌上一台突然故障的印表機開始講起。
在西班牙紀錄片《電燈泡的陰謀(The Light Bulb Conspiracy)》中,當馬寇斯想把印表機送修時,每間店的老闆都告訴他:「買一台新的比修理還便宜!」但馬寇斯覺得這個邏輯非常奇怪,於是不斷地深入探討問題出在哪兒。
他一開始只是想把印表機修好而已,因為,還能修理的東西就不該被丟棄。這也是我一直相信的理念。但是,這跟電燈泡有什麼關係?
這部片子裡頭有顆很厲害的電燈泡,據說活了一百多歲了還能繼續亮著。這真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所以我特地把它的圖片放在下面。
這顆燈泡證明了一件事:只要願意,廠商在一百多年前就有能力生產出一輩子都不會壞的產品。
但為什麼我們手邊的燈泡總是需要更換呢?在一連串的追查下,導出了基於經濟成長的需求而被製造商廣泛應用的潛規則:「計劃性汰舊」。
如果產品太耐用,即使你成為市場上的霸主,仍舊會因為需求減少而導致成長趨緩,最後,耐用這個優點反而成了逼死自己的罩門。大同電鍋就是個讓人熟知的例子:當電鍋成了傳家寶,還有誰需要買電鍋?
所以早在1百年前,燈泡製造商們就決定了一件事:燈泡的壽命不能再無止盡地增加下去,反而應該被限制在某個門檻(1000小時),否則大家遲早會把飯碗給打破!
在這個前提下,燈泡廠商甚至有專門的實驗室在確認燈泡壽命(只能短不能長)!這就是所謂的計劃性汰舊:讓產品在一定的年限之內壞掉,逼使用者再買下一個。
從這一刻開始,工程師不再致力於提供更耐用的產品,反而致力於提供會在期限內自動毀壞的垃圾...
我想,這真是工程師的悲哀!即使現今社會有著反托拉斯法之類的機制,但在追求經濟成長的前提下,計劃性汰舊這個想法已經在業內成長茁壯。
片中的印表機為什麼會故障?馬寇斯追到最後,發現印表機的主機板上鑲嵌了一顆計數器,當印表機列印到了某個張數後,就會送出錯誤訊息。解決方法很簡單,只要把計數器歸零就好。廠商的說法是要避免機底的吸墨海棉超過負荷弄髒使用者的環境,但我們仍免不了朝壞處想:這應該也是計劃性汰舊的一個實例吧?
即使你想做出永遠不會壞的產品,在這樣的環境底下也困難重重,因為現在的產品供應鏈太過龐大,整條供應鏈上只要有一個元件的設計是依循計劃性汰舊的理念,那麼產品的壽命就會受限於這個元件。
看到這兒,我開始思考:計劃性汰舊這個觀念真的不對嗎?
大自然裡的每個生物都有壽命的限制,照理說,演化過程裡應該可以發展出長生不死的機制。既然壽命限制出現在大自然的每個角落,也許這個觀念有它在演化上的優點。如果不是不斷地汰舊換新,地球上的生物可能還永遠停留在最初的那幾個單細胞。
那麼,計劃性汰舊只表現在物體的毀壞故障嗎?
事實上,所謂的流行,應該是計劃性汰舊最新的樣貌。為了趕流行這個理由,人們可以在東西還沒壞掉之前就買新的!對經濟成長來說,這真是個超級偉大的發明啊!
如何讓計劃性汰舊變得合情合理?
很簡單,使用環保可分解的材質來製造產品。材質可分解,這個特性等於暗示了壽命有限。
※本文轉載自「以簡 . 御繁」部落格
影片資訊:西班牙/ TV3電視台/紀錄片 / 75分鐘
導演:克西瑪‧丹諾里茨爾 Cosima Dannoritz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