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植樹節 土地公復育勝人工造林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天天植樹節 土地公復育勝人工造林

2013年03月12日
本報2013年3月12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今日312為國定的植樹節,許多公部門與私人紛紛選在近日舉辦種樹活動,參與者無不懷抱著善意與希望,期待種下充滿綠意的未來。然而,有些種樹計畫卻因「砍大樹改種小樹」、「引進外來種」、「人工栽植成效不彰」,而使得美意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成為土石流的幫兇。民間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在此日發表「土地公比人會種樹」的成功案例,對政府的造林政策提出建言,呼籲大眾尊重森林演替法則,正視自然復育的能力。

從林下望去,彷彿走進熱帶森林

地球公民基金會發表位於嘉義中埔鄉東興村及深坑村,兩處私人廢耕檳榔園的天然森林復育調查成果。其中曹榮旭在深坑村的「鹿角埤生態園區」位於海拔120~200公尺間,採取自然復育已有20年,目前區域內不但有明顯的森林分層結構,數種更高達上百種,包括34種鳥類、松鼠、爬蟲類等動物也都棲息其中。目前園區整體植被呈現典型低海拔亞熱帶次生林風貌。

少賺3000萬 換得一座亞熱帶次生林

地主曹榮旭1960年代中埔鄉檳榔種植面積曾高達6300公頃,現今仍有4000多公頃。在1990年時,曹榮旭感於社會風氣改變,認為繼續種植檳榔有愧良心,毅然將祖傳40年的8公頃檳榔園全面廢耕,放任自然演替。

曹榮旭此舉等同於放棄每年150萬元的收益,也曾遭鄰人嘲笑太天真。然而大自然很快就有所回應,原本單調光枯的檳榔園,第二年便開始有次生喬木小苗長出,經20年自然演替,如今已回復成天然次生林。

大自然驚人的自行復育速度,讓「鹿角埤生態園區」反成為「村裡面的寶」,是當地社區營造的重點,也開始有人跟進一起進行復育。曹榮旭更期待此地成為環境教育的基地,讓台灣人見證土地如何強韌地成功自我療癒。

復育有成的天然次生林:層次分明曹榮旭的「鹿角埤生態園區」目前已有明顯的四層森林分層結構,第一喬木層以檳榔、白匏子、香楠、血桐為主,約15~20米高,覆蓋率達95%;第二喬木層有香楠、江某、血桐、朴樹、山刈葉等零星分布,覆蓋率約10%;灌木層以檳榔小苗居多,雜有台灣山桂花、水錦樹、無患子、香楠、江某、龍眼、構樹等喬木小苗,覆蓋率約20%;地被植物多姑婆芋、鳳尾蕨、絡石等,覆蓋率達85%。

而東興村凍仔腳戴先生在海拔550公尺的16公頃土地,目前復育時間2年。開始時那塊土地的土壤層淺薄、沖刷嚴重,土表更才噴完除草劑,然而在自然復育的2年內,下游聚落便已明顯感受到水源開始變得豐沛。戴先生更透露,他們自行種植的櫸木、烏心石等喬木,生長情況其實遠不如天然次生喬木,例如大自然自行落種的山麻黃、香楠都已達2公尺,甚至已超過3公尺。

土地公自行落種 完封林務局「獎勵造林政策」

地球公民研究員呂翊齊出示照片,顯示凍仔腳自然復育地與相鄰的人工造林地,一茂密一光禿,狀況截然不同。呂翊齊分析,這便是由於林務局的獎勵造林政策規定地表植物必須全面砍除,種上規定的樹種,再以存活率作為領取補助的門檻,導致地主必須噴除草劑維持小苗存活,反而更造成水土保持的隱憂。

人工造林 V.S  自然復育地

楊國禎與李根政為何人工造林的效率遠不及自然復育?靜宜大學生態人文系教授楊國禎解釋,人類只重視自己想種的樹,將不想要的其他草木與動物隔絕,然而天然森林中的更新、演替機制,正是靠動物、風等自然力量幫助種子傳播。

楊國禎說明,在成林的過程中,先是草本植物快速佔據,隨後嗜光、成長快速的次生樹木首先成林,接著耐蔭植物小苗進駐,成長後取代原先的次生林後,就會開始形成多層且穩定的森林社會。他強調,台灣本來就是森林的世界,目前非森林的地區,99%都是人為造成,因此「只要給自然時間,森林就會自己回來。」

山林書院教授陳玉峯更提出驚人的數據,計算出台灣低海拔各植披型的表土平均每平方公尺隨時有1萬粒可以發芽的種子,且其中次生草本、灌木、喬木應有盡有,生長效率絕對遠高過人為栽植。

錯誤人工造林政策 反毀林3萬公頃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指出,林務局長久以來的「林相變更」、「林相改良」、「全民造林」、「獎勵輔導造林辦法」等政策,由於將「經濟營林」放在「國土保安、生態保育」之前,開啟了「開山、砍大樹賣錢、種樹苗領補助」的惡性循環,反而毀掉了至少3萬公頃的森林。

地球公民提供

李根政指出,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寫明,參加造林與再造林的專案第一個條件便是「明確證明該土地在造林與再造林活動前不得是森林」。而且國內目前「砍大樹種小樹」的情況,正是違背了國際潮流。

對抗極端氣候 請讓森林保護台灣

同樣為八八風災時的崩塌地               若無急迫保全對象,放任自然演替就是最好的國土保安方式國際已將森林視為面對極端氣候重要工具。台南社大理事長黃煥彰更表示,「森林是水的故鄉」,強調層次完整且結構分明的天然林才能抵擋地表被暴雨大水直接沖刷,沒有任何一種人工植被能取代。因此他更建議政府,各種污染開罰所得的罰款、治理水患的預算,這些經費的運用都應該著重在「自然復育」森林的補助上,才是從根本防堵災害的良方。

學者們提出呼籲,應重新檢討國有林區林地分級,完成公私有林及原保地林地分級、釐清造林目的,人工造林限於經濟林,保育林應任其自然演替、合理調整國家預算分配推動禁伐補償措施,讓森林休養生息。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