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搶救GDP的虛假意識告別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向搶救GDP的虛假意識告別

2013年05月31日
作者:鍾秀梅(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

GDP是目前我們用來衡量國家經濟發展的指標,但你知道它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嗎?圖片來源:圖片來源:互動百科(http://goo.gl/7kRZM)行政院28日宣布「提振景氣措施」,然則,所謂法寶也不過就是刺激消費、招引私人企業進入公共投資(亦即公有部門的稀釋和進一步私有化)等新自由主義已經用老用空的招數。經建會主委管中閔還表示,對於經濟成長率「保三」還沒死心,因為有跡象顯示美國經濟已走上復甦道路,對台灣經濟「應有正面拉抬的作用」。

政府的「搶救GDP大作戰」,既無新招,亦缺創意,思維是以美國為主導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希望是放在美國經濟復甦的拉抬。我們不禁要問,自2007年美國次貸風波引爆全球經濟危機以來,歐美發達國家社會內部哀鴻遍野,人民街頭蜂起,抗議1%的權力巨獸和金融肥貓詐取99%人民的勞動成果,這難道不是新自由主義經濟所引發的災難?管主委言必稱美國,依附心態未解,我們要問,如果美國經濟沒有起色,是否台灣要坐以待斃?這些政策能夠照顧到失業者、朝不保夕的勞動者以及逐漸崩壞的社區與社群嗎?

當局的「搶救GDP大作戰」透露技術官僚以GDP成長模式為國力象徵,並進行意識型態再生產,對大眾催眠、打嗎啡,其效果正符合英國社會學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有關「虛假意識」的定義。他認為此意識是「某個階級特有的信念系統」,是「與真正的或科學的知識相對立的幻想性信念」。台灣若要追求社會發展的主體性,要貼近人民經濟生活的真實面,是否該向「搶救GDP」的虛假意識告別?是否可以建立以人為主體的經濟生活?

以GDP成長數字做為政府治理指標的模式已逐漸失去效用。一方面隨著資訊科技的發達,生產關係已有大幅變遷;此外,新自由主義所衍生的去中心化、外包、彈性勞動等全球化競爭市場,造成低工資與高失業率,加上各國政府削減公共支出、鼓勵私有化、市場去管制化,導致社會分化加劇、工業與農業社區體系解體、生態嚴重破壞等問題。

若是不陷入GDP增長的思維框架,我們不妨思考以「社會經濟」或「團結經濟」提振民主參與的可能性。

英國學者阿斯.阿敏(Ash Amin)就觀察到,有越來越多的政府開始立法並擬定政策來激勵與支持社會經濟,包括支助社區托兒所、社區農場、社會住宅、垃圾回收、社區再生、道德貿易、另類金融、社區培訓等,鼓勵窮人、邊緣群體以及婦女、移民、青年的參與,並且讓商品流動與交易有更多的「關懷」。社會經濟的信念得以重新連結斷裂、異化的社會,重建互信、共善的社會網絡,最後創造良好的地方經濟,並帶動全國經濟。

※ 本文原刊於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