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的灰塵潛藏著有害化學物質,可能透過呼吸或飲食進入人體,造成內分泌、生殖系統的傷害。綠色和平抽驗全台五大縣市中13個家庭和2間辦公室室內灰塵,發現36項有害化學物質,其中僅18項受到毒管法列管,顯示民眾有可能曝露在危害中而不自知。
台灣綠色和平組織昨(18日)首次公布「毒家報導-室內灰塵檢測報告」,透過收集打掃過後吸塵器中的塵埃,以鋁箔紙密封以維持溫度與溼度,寄到歐洲的獨立實驗室進行檢驗。綠色和平以5大類有害化學物質進行歸納,發現4大類、36項有害化學物質,其中僅18項受到毒管法列管,意即50%被檢出的有害化學物質沒有規範限制,民眾可能購入含有害化學物質之物品而不自知。
目前在台灣流通的化學物質約有79000種,普遍充斥於一般民眾居家生活環境當中,包括食品包裝、玩具、服飾和傢俱等各式各樣居家用品,但毒管法至今只列管302種毒性化學物質。
綠和平污染防治專案主任賴倩如表示,毒管法現有的限用管理範圍狹隘,根本無法全面性防範,造成台灣民眾在不知情也不了解的情況下,長時間與有害化學物質生活在一起,健康備受威脅。
綠色和平呼籲,毒管處應採取預警性原則,將危害健康與環境風險的5大類化學物質納入全面管理,並擬訂逐步禁用計畫表。
綠色和平指出,這次檢驗中共測出8項有害化學物質是屬於鄰苯二甲酸酯類,也就是塑化劑,其中一項DEHP被檢出的平均濃度為736ppm(百萬分比),是英國允許安全值的4倍。有些塑化劑雖已限制不得使用在14歲以下兒童玩具,但仍開放在其它產品上使用,使得家中的兒童青少年仍有接觸的機會。
另外,用於牆面塗料的短鏈氯化石蠟SCCPs,在動物實驗中,顯示會傷及臟器,則被檢出平均濃度為29.8ppm遠高於綠色和平在中國大陸、英國和比利時所檢測的數值,甚至是比利時的近15倍。
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技正陳淑玲表示,目前《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正在進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修法之後,建立「化學物質登錄制度」,要求製造或輸入化學物質的業者必須向環保署登錄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資料。未來,資料收集就會快速,並據此用以篩選,這些資料也能與其他部會分享,例如食品、農藥管理部門等。
毒管法只管理工業上產製的毒性化學物質,陳淑玲認為,綠色和平檢驗涵蓋了室內空氣品質、食品、玩具、日常用品,分屬不同法令管理,如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食品衛生管理法以及商品檢驗法等,應依不同的介質了解;此外,落塵則有固定污染源排放標準管理。他建議,民眾應避免購買不符合規定的物品,家中也應多打掃。
目前環保署毒化物認定是依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之篩選認定作業,依序為建立化學物質蒐集名單、化學物質觀察名單、毒性化學物質候選名單、評估公告列管方案及建議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名單。
即使建立登錄制度,依照現況要到認定毒化物,仍然曠日廢時。賴倩如即指出,「毒性化學物質學者專家諮詢會議」資訊完全不公開,民間無法檢視所使用的數據是否合理。陳淑玲則表示,此項會議完全是專業諮詢,而非決策會議,對於資訊公開則未置可否。
5大類有害化學物質
目前台灣既存的化學物質約79000種,並非每一項化學物質都有毒害。經毒管法列管的化學物質,稱為毒化物。另,綠色和平組織以國際間習稱的5大類有害化學物質為檢視標準。5大類有害化學物質包括:
烷基酚(Alkylphenols)
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動物實驗中具生殖毒性)
溴化阻燃劑(BFRs/可能影響內分泌系統)
全氟化合物(PFCs/可能影響童免疫系統)
短鏈氯化石蠟(SCCPs/動物實驗中可能損害其臟器)。
而毒管法未列管的化學物質清單包括:
烷基酚:OP & 4-t-OP
溴化阻燃劑:BDE-17、28、49、66、71、75、77、138、190, & Total HBCD
全氟化合物:PFBuS、PFHxS、PFHpS、PFDS、PFPA、PFHxA、PFHpA、 PFOA、PFNA、PFDA、 PFUnA、PFDoA、PFTrDA、 PFTeDA & FOSA
短鏈氯化石蠟:SCCPs
目前環保署已將壬基酚(Nonylphenol, NP)及壬基酚聚乙氧基醇、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DIBP)等26種塑化劑、四溴二苯醚等8項溴化阻燃劑及全氟辛烷磺酸等全氟化合物等公告列管為毒化物。另六溴環十二烷(HBCD)已列為候選名單,短鏈氯化石蠟因國際斯德哥爾摩公約並未列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故環保署將持續規劃評估公告列管之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