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29日
摘錄自2013年7月28日中央社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在內蒙古,風力發電是當地政府致力發展的新能源項目,但目前裝機量有供過於求的態勢。為解決這個問題,當地政府正嘗試將風電轉化為民間供熱。
內蒙古因為地廣人稀,且草原地形較平坦,適合發展風力發電。自1996年建風電廠以來,在內蒙古察右中旗風電場上有中廣核、北方龍源、大唐、華電、京能等多家電力大廠在列。察右中旗政府人員劉波指出,目前全旗的風力發電裝機量約1265台,去年發電量約為24億度電。
除了風電重鎮察右中旗,內蒙古各地區也有多個零星的風力電廠。內蒙古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新能源局新能源處處長劉東昇表示,目前內蒙古境內風力發電企業約180家,其中9成為國企,截至今年6月,全內蒙古風力發電為186億度電。
大陸風力發電受政策支持,有很高利潤可圖,使內蒙古的風電裝機量多年蟬聯全大陸第一,但也因為這樣,沒有限制成長的裝機量還是帶來後果,就是嚴重的供過於求。
劉東昇說,內蒙古風力發電能傳輸進電網的量只佔總發電量的10%,各地棄風限電(產能過多而選擇不運轉的風車)率由20%至40%不等,風電產能嚴重浪費。
發了電,卻無法全數傳送到輸電網,許多風電企業也意識到這種困境可能帶來的危機。劉波說,察右中旗政府近年來嘗試將多餘風電轉作熱能,作為民間供熱用途,逐步以風電供暖替代燃煤供暖,但相關政策和管理辦法,都還待進一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