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對於導致這次狂犬病疫情的病毒來源仍然不清楚,但清楚的是,台灣本土的野生食肉目動物鼬獾是這次事件的主角,也可能是傳播宿主之一。但是,其他台灣本土的野生動物,在狂犬病病毒的傳播中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我們接下來該如何控制、甚而撲滅這個疾病呢?
除了防疫體系已經在進行的各項工作之外,我們建議,現階段應該也要積極地進行野生動物的狂犬病流行病學調查,直接了解狂犬病在野生動物族群中的感染狀況和疾病動態,並深入了解各種動物的感染率、復原率及對狂犬病之感受性;如此一來,才能夠釐清野生動物族群在這次事件中的角色,避免錯誤判斷影響防疫。我們建議,在已發生案例的高危險地區及周邊,以大量的活體捕捉陷阱,快速進行野生小型食肉目動物的捕捉、採樣和狂犬病篩檢,每區域至少一百隻個體。
另外一件可以快速瞭解狀況的是,收集目前國內學術機關所收藏的食肉目哺乳動物樣本,對這些現成的樣本篩檢狂犬病的抗體,也可以很快地瞭解狂犬病近年在野生食肉目動物中的感染情形。
經過前述數百隻野生個體的篩檢,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對這個病毒在台灣的現況有更深入、更正確的認識。如果野生族群中並沒有預期中的保毒現象,則應該還野生動物一個公道;當然,如果確定在野生動物族群內確實有相當程度的帶原率,就應該要認真考慮啟動對野生族群的防疫措施了(譬如在野外施放誘餌口服狂犬病疫苗)。而前述收集到的流行病學資訊,正可用來估算疾病傳播率或擴散率,擬定有效控制及預防狂犬病的策略。
最後,雖然誘餌疫苗在其他狂犬病的疫區國家,被大量使用於野生動物族群的疫情控制,但誘餌疫苗的使用在台灣仍有許多面向需要考慮,譬如疫苗安全性、抗體力價的產生效能、目標物種為何、目標物種是否使用誘餌疫苗、投與時機、投與地點及產生免疫的個體比例目標。這些問題唯有實際進行實驗室研究才能解答,而這也是台灣現階段迫切需要進行的工作。
※ 本文原發表於2013/8/4《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