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烤肉前 值得三思的十件事 | 環境資訊中心
社論

中秋烤肉前 值得三思的十件事

2013年09月19日
作者:洪郁婷、鄒敏惠、莫聞、廖靜蕙

儘管颱風攪局,中秋連假氣候陰晴不定,相信還是不少人已打算安排烤肉活動與親友同歡。過去有不少環保團體呼籲少烤肉,為健康想、為環境想,我們認為雖不一定要完全排斥這項活動,但如果在規劃的細節上多花點心思,儘量減少負面的影響,中秋團圓就不會變成「利己損人」的短暫歡娛而已。

包括減少空氣污染(如空氣微粒污染PM10和PM2.5等)、挑選友善環境的食材、避開不適合的烤肉場所、避免使用一次性或拋棄式的資材等等,只要不怕稍微麻煩一點、多花一點時間和經費,我們可以過一個友善環境的佳節,讓後代子孫年年都有好山好水可以過節。

中秋烤肉。AngeloSu攝。

一、謹慎規劃數量  避免過度採買與剩食

吃不飽不盡興,吃不完好煩惱,看著冰箱裡過期的食物,我們感到雙重心痛,一是錢白花了,二是食材可惜了。怎麼辦?計畫性購物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誠實衡量自己的食量,採購份量剛好的食材,可以杜絕食物浪費的問題

事實上,現代人很少遇到吃不飽的問題。中秋烤肉時節,除了烤盤裡的食材,大部份人都還有月餅和柚子可以吃,真的不要擔心餓肚子。吃太撐搞不好還鬧上醫生,划不來。

聯合國本月才發表「食物浪費足跡:食物浪費的環境衝擊」報告,指出每年全世界有1/3、高達13億噸的食物被浪費掉,造成每年75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和龐大的環境成本。謹慎購買食材,可以對地球的資源節約做出貢獻,值得深思。

二、空氣污染高  注意孩子動向

市面上常見的便宜木炭,其成份大都不純,燃燒後易產生白煙、粒狀物質、多環碳氫化合物,甚至戴奧辛;如果燃燒不完全,除了會產生一氧化碳(CO),還有多環芳香烴(PAHs),已被歐盟和美日等國證實為致癌物質。

還需注意懸浮微粒的污染,根據媒體報導,台北市環保局統計2012年中秋節當日與前夕,空氣中的懸浮微粒(PM10)是平日的1.7倍,去年中秋節午夜零時的一氧化碳濃度,更是當天下午5時的1.3倍。

呼吸道不好的民眾或較敏感的孩童,最好避免烤肉,或盡量遠離火源,或縮短燒烤的時間,以免健康惡化。

環保署也曾建議民眾能挑選備長炭、無煙木炭,這類優質木炭經二次加工,能除去較多有毒物質。或者,不妨就烤肉爐(瓦斯)、烤箱等不會有煙害的裝配,也較升火方便許多。

三、食材避開油脂  避烤焦

天啊,中秋節妳跟我說烤肉有毒。是怎樣?我們並不是要叫大家不要烤肉,只是要作一些小提醒。

令人尊敬的已故醫師林杰樑生前曾提醒,一些行為可能會將毒素累積在體內,要注意。例如烤焦的部分不要吃,可以嘗試先煮熟再烤、或使用烤盤烤肉,較能避免烤焦。用錫箔紙也有助於避免烤焦,而鋁箔紙焦了就要換。但是錫箔紙是一次性用品,浮濫使用也不環保,請酌量。

林杰樑醫師也建議,選用瘦肉或雞肉剝皮後烤,以避免肥肉、雞皮等燒烤時,脂溶性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毒素及不好的油脂滲入食用肉中,增加毒素的攝取。如此也可減少致癌的多環碳氫化合物(PAHs)的煙霧發生。

四、不買不健康的加工食品和食材

肉食宜避免過度加工或醃漬的產品,蔬食則要加強清洗,避免農藥殘留的問題,癌症基金會建議,正確的水洗方法可以去除30~90%的農藥殘留。

烤肉免不了搭配飲料,儘量以天然花草、水果、果醬自己調製,避免人工色素、香精或防腐劑攝入,對健康造成負擔。

五、醬料適量  或DIY

吃太鹹,腎臟負擔大。快樂烤肉別苦了你的腎。怎樣避免吃太鹹?不要邊烤邊刷醬,也不要先醃過。烤完再沾醬調味,可以避免攝入太多的鹽分。有媒體統計市售烤肉醬的鈉含量與熱量,建議參考,避免每日食鹽攝取量超過6公克。

也有專家建議,烤肉沾醬料最好以大量抗癌及抗氧化的蔥、薑、蒜、洋蔥,少量醬油、糖,適量的水調合稀釋。

推薦阿基師烤肉醬DIY:

六、以碳足跡而言  蔬食好過肉食

根據法新社報導,德國生態經濟研究所(IOeW)發表過的報告,肉食者的飲食造成的碳排放量將近為茹素者的兩倍。根據日本科學家的統計,一公斤牛肉大約等於36.4公斤的二氧化碳,相當於開車出門三小時,而家中燈火通明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

七、注意食物里程  採用在地食材

「食物里程是指食物從農場(農、畜的生長地)到消費者購買地(市場、商店)所運送的距離。」

一個人的飲食力量,是可以改變地球的,你是否發揮了正面影響力?想想就在不到半世紀以前,產地到市場的距離不過20公里左右,人們以馬載、或人馱背著貨物到市場賣,隨著交通以及世界貿易的發達,貿易商以船運,甚至航空方式大量進出口食物,而使運送的距離拉長、快速,過程中更因大量包裝所產生的廢棄物、減緩食物腐蝕速度的化學品以及交通消耗的能源,無形中加劇暖化的現象。

採用本土食材,不只是情感上的「愛台灣」,更是對全球環境做出貢獻的減碳選擇。

八、減少一次性用品

免洗筷、紙杯、塑膠杯、衛生紙等,這些都是一次性的,也都可以避免的。例如邀請親友自行攜帶餐具、衛生紙可用抹布(擦污漬)和手帕(擦身體)。以免洗筷為例,依環保署估算,2008年全國大約用了50億雙免洗筷,平均每天用掉1300多萬雙(平均每人每日使用0.56雙),而減少1個紙杯與1雙免洗筷的使用,可減碳0.111公斤,減少使用1個塑膠袋可減碳0.057公斤

還有,採買時拜託請儘量自備重複使用的袋子,購物袋、塑膠袋、紙袋,都好,只要是一再使用的。根據統計,全球每年使用1.2兆個塑膠袋 ,每個塑膠袋平均使用時間只有12分鐘,而塑膠製品卻需要20~200年才能分解。根據環保署資料,每天少產出一公斤垃圾可減碳2.06公斤。想想吧。

九、小心塑膠垃圾流入環境

傳統烤肉活動常製造大量一次性的用品,大多數是塑膠的。這些垃圾若是在自家產生,收一收丟到垃圾車、送入焚化爐燒掉也就算了;若是在公共區域或野外溪邊,難保不會流入環境。

日本高田秀重博士談到海洋「微塑膠」的問題,很大部份就是來自於生活中製造的塑膠垃圾。這些「微塑膠」,不只害野生動物誤食而殞命,也會透過食物鏈損害人類自己的健康,像生殖力受損等問題。

微塑膠的主要來源是因塑膠製品的裂解形成更小的碎片,或由塑膠製品的原料產生的微小樹脂顆粒。接著這些顆粒被倒入模具製成各種塑膠瓶、瓶蓋、袋子和包裝品。由於這些顆粒在一般環境中可以存在很久並且會吸附POPs(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簡稱POPs),變得無處不在。研究人員發現,在北太平洋環流中,微塑膠數量已是浮游動物的6倍。國際顆粒監測組織的調查也顯示遭受POPs正經由這些微粒進入食物鏈,而我們也身在其中。

拒用一次性塑膠!才是正本清源的方法。

十、慎選烤肉地點

有些縣市已經明文規定,不可在街邊騎樓或公園、河濱等公共領域烤肉,安排活動前請先查詢清楚以免觸法。

就算地點合法,也要看現場條件,例如先前曾有環境教育講師看到有年輕學子在兒童遊戲場的塑膠墊上烤肉,幸好後來勸離成功。可想而知,如果真在上面升起火來,高溫會讓塑膠墊釋出多少有毒空氣?又會對稍候來嬉戲的孩童造成什麼樣的健康的影響?另外,有鑑潛在的空氣污染風險對心血管系統造成負擔,通風不良的場所應避免。

最後,強力不推薦在自然野溪旁烤肉,除非,你能保證沒有任何不可分解的塑膠垃圾流入環境。如果真要在野外聚餐,在家中煮炊好,裝進餐盒上路,相聚時不必忙著顧火、刷醬,可以專心談心,豈不更美。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

鄒敏惠

Another world is possible. 

洪郁婷

環保不只是一種生活風格,而是一種普世價值,比如說人權、自由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