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7日
摘錄自2013年10月3日BBC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國際海洋狀況科研項目(IPSO)的一份報告說,世界海洋的「健康狀況」比原來想的還要糟糕,其惡化的速度也比之前認為的要快。
這些威脅包括氣候變化、污染、過渡捕魚以及吸收過多二氧化碳使其鹼性弱化等。報告還警告一些流入到海洋裏的化肥所形成的一些海洋「死區」問題。由於過去長期日積月累的情況十分嚴重,現在海洋生物可能發生大面積滅絕的條件已經成熟。
報告說,「我們一直認為海洋永遠不會改變,通過吸收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從而使人類免遭由於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最糟糕的影響。」「雖然陸地的溫度上升暫時出現片刻的停頓,但海洋溫度還在繼續上升。然而,各國的決策者們和公眾都沒能或是乾脆漠視海洋狀況的惡化。」
該報告呼籲各國政府把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450ppm, 如果超過這一界限,海洋將會吸收過多的二氧化碳,在本世紀晚些時候它將會導致海洋大面積酸性化。同時,報告敦促集中漁業管理,並把治理對海洋最有害的幾種關鍵化學物質當作首要任務。
報告希望各國政府在公海捕魚時,能夠採納可持續漁業的新協議。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拉法利說,IPSO的報告所傳達的一個明確的信息就是,如果現在不採取行動只能給未來造成更壞的後果,甚至是不可逆轉的後果。
該報告的協調人,英國牛津大學的羅傑斯教授說,這要感謝過去一段時間所發表的一些學術報告,這些報告指出一些生物的滅絕與海洋溫度上升、海水呈酸性化以及海洋中氧氣水平下降有關,而這些情況在今天還都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