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生態崩壞 收到病危通知書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長江生態崩壞 收到病危通知書

2013年10月18日
摘錄自2013年10月17日中央社綜合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大陸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近日發布報告,警示長江上游漁業資源嚴重衰退。專家說,這無疑是給長江發出「病危通知書」。

人民網報導指出,這份「2013長江上游聯合科考報告」警示長江上游漁業資源嚴重衰退,一些珍稀、特有魚類瀕臨滅絕,金沙江幹流魚類資源瀕臨崩潰。

有專家說,長江生態系統已經崩潰。上述報告無疑給這條中國的大動脈發出了「病危通知書」,為長江生態保護再次拉響了紅色警報。

報導說,長江鰣魚有「水中西施」的美譽。1968年至1977年,長江鰣魚年平均產量49.2萬公斤。從1984年開始,產量開始急劇下降,1986年僅為1.2萬公斤。當地漁民告訴陸媒,現在基本捕不到鰣魚了。此外,長江中的「四大家魚」魚苗出生量也急劇下降,由上世紀50年代的300多億尾,降為目前的不足1億尾。

金沙江流域歷史監測到魚類有143種,但因棲息地遭破壞和流失,研究人員今年6月科學考察3次魚類資源採樣僅僅發現17種魚類樣本。這顯示,整個長江上游魚類資源保護面臨重重威脅。

報導說,長江布滿了已建、在建和規劃中待建的密密麻麻的各級水力發電廠,把長江上游變成了一層層「梯田」。這造成了長江「動脈硬化」。專家建議,要破除「動脈硬化」,要加強流域開發總體規劃研究,適度開發;在保護區域須禁止和限制開發活動,並盡早實施相關生態補償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