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頭的水,愈來愈靠不住,尤其是民國73年缺水季特別長,從石門、明德、曾文各中南部水庫的存量看,是幾10年僅見的旱象──水位遠低於嚴重缺水下限。
用水庫底層的水做的自來水,品質不佳是想像得到的,最近許多人都敏感到自來水的「消毒水味」愈來愈重,氯愈加愈多正是水質不良的明證。
2年來的水質調查報告指出,全省自來水普遍含致癌物質「三鹵甲烷」,雖然濃度不高,但也頗引人憂慮。
環境保護單位最近頻頻暗示,部分自來水水源含重金屬與其他不明化學物汙染的情況已到非想辦法不可的程度,更使花錢買自來水的人,杯弓蛇影不已。
許多廠商在此時,自國外進口,或自己開發各式淨水器、飲水機,擴展市場。在目前,大眾對自來水缺乏信心的時候,買這類家庭飲用水處理機組,到底對改善水質有多少功效呢?
市面上的家庭用水處理機,樣式很多,主要可分為兩類,網膜過濾與加熱蒸餾,這兩種方式,對處理大粒子肉眼明顯可見的汙染物以及細菌性汙染有相當的效果。但對處理微量化學汙染,如重金屬離子以及三鹵甲烷、其他氯化物,效果則很可疑。
網膜過濾加普通炭粒,對於水中異味、菌體、大汙染粒子有阻擋作用。但這些汙染,自來水公司的淨水廠已都可完全處理。
自來水公司的各級淨水廠,有不同的處理能力,所有的措施主要是針對生物汙染來的,是以消滅細菌性汙染為淨水的目的。全省淨水廠,普遍並無能力自行偵測化學性汙染,對於重金屬以及三鹵甲烷微量汙染更無法監管。
重金屬是純粹來自水源汙染。三鹵甲烷的來源則有兩種,一是水源因藻類生長,自動滋生合成三鹵甲烷,這種情況下產生的三鹵甲烷很少。另外,由於水源受到有機物質的汙染,淨水廠用加氯殺菌的過程中,使有機物與氯結合,由此途徑產生的三鹵甲烷濃度頗高,而且原水愈髒,氯加愈多,這種致癌物的濃度也愈高。
網膜過濾對這種自來水公司處理不來的汙染,一樣也無法處理,因為這些汙染物的粒子徑度都比網膜眼小。
加熱蒸餾是新興產品,理論上,沸騰水分子蒸散再冷凝,可以使水質純淨;事實上有很多疑點。
水的沸點是攝氏100度,意思是到了這個溫度,水分子會成為水蒸氣飄散,但許多有機汙染物,沸點比100度低,因此也可以隨著水蒸氣飛起來或比水蒸氣更早飛走。
三鹵甲烷便是這類物質。有人認為,三鹵甲烷在加熱過程中會被破壞,但由於自來水中含有相當量的餘氯,與有機物汙染處於加熱狀態下,可能進行化學反應另外產生新的三鹵甲烷或其他氯化有機物,因此加熱蒸餾是否能去除水中汙染物是個極大的問題。
三鹵甲烷與重金屬汙染自來水,是這幾年的新課題,一個是致癌性很強的化學物,一個有長期累積毒性的危險汙染物,都是因為水源不乾淨所造成。
有人覺得自來水公司怎麼可以不「改進」設備,完全去除汙染物?但水公司很可能頗覺冤枉,因為水源水質被破壞,並非他們所願,也不是他們有能力去阻止。
淨水廠的設備全世界的規格差不多,都很簡單,只要水源乾淨,淨水廠的工作並不複雜。也可以說,水源乾淨,淨水廠甚至可以只做取水配水的事便可以,在歐洲國家,有些水源純淨的地方,淨水廠幾乎不用任何化學清潔劑來處理他們的飲用水。從另一角度看,凡是淨水廠的處理設備愈複雜的,水源便愈不乾淨,是合理的推理。
目前臺灣自來水淨水廠,唯一用來處理汙染的「利器」是加氯。過去水源乾淨的時候,氯只要加1至2PPM,現在淨水廠普遍加氯10PPM,甚至有加到65PPM的「超級」紀錄。
這種無可奈何的加氯方式,使自來水的品質與安全問題愈來愈令人頭痛。
期望自來水乾淨,仰望自家用的水處理機幾乎是毫無意義的。因為這種投資頂多是求個心安。
過去曾有家庭使用熱飲機沖泡牛乳,導致嬰兒鉛中毒的例子,這些市售產品材質規格完全要靠製造者的「良心」,因為目前並沒有理想有力的權責單位來管制他們。
水源為什麼會被汙染?追根究柢,是老百姓自己造的孽。所以當希望自來水公司拿出更完全的反汙染處理方式來供水時,首先要務是找出汙染者,要他負責這筆反汙染費用。而不是窩囊的自己花錢去買作用可疑的飲水機、淨水器,像駝鳥一種藏著頭,以為自己家喝的水是「乾淨」的。
原載民國73年3月25日民生報第5版
※ 本文轉載自《另一個公害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