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亂亂亂】不要再隱瞞霍亂真相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霍亂-亂亂亂】不要再隱瞞霍亂真相

1985年04月15日
作者:楊憲宏

幾年來,在國外有關微生物的大小公共衛生討論會上,經常會出現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美、日等先進國家的會議代表會在他們提出的霍亂研究報告中,公開指出美日河川於近海底的泥巴中發現「霍亂弧菌」的污染源,反而是與會的開發中國家對這一類報告盡付闕如。加大柏克萊的公共衛生學者就曾以詼諧語調提出一個問題:「第三世界國家的霍亂弧菌都到那裏去了?」

由於多年來以農產品為出口大宗的第三世界國家經常在宣佈發現霍亂病例後,或在提及任何有關「霍亂」的字眼時,都毫無例外地立刻被宣布為疫區而使農產品遭受抵制,造成經濟損失,因此霍亂自然成了第三世界國家談「虎」色變的話題,過去臺灣地區也是以農產品為主力出口地區,對「霍亂」這個名詞一直相當「敏感」。30年來,臺灣地區逐漸從大宗農業出口轉型成大宗工業出口;而公共衛生狀況也大幅改善,「霍亂」其實已不再是「不可說」的話題。

美日科學家這幾年來在微生物檢驗技術方面進步之後,那相繼證實,至今全世界尚找不到一個所謂「沒有霍亂菌生長」的地方。霍亂菌是一種耐鹼耐寒的微生物,在水體中極容易存在,在從前檢驗技術不發達,對霍亂自然生活史仍不很理解的時代,以為霍亂菌可以藉消毒而「絕跡」。事實上,微生物學進步之後,醫界已經明白,霍亂菌是「殺不完」的。

以公共衛生的目標而言,維護健康的方法,並不是去消滅霍亂菌的生長,而是如何防禦霍亂菌從汙泥中擴散到人群中。

臺灣地區的公共衛生防禦能力,30年來進步極大,對付霍亂擴散毫無困難。公共衛生學者在討論霍亂流行,霍亂疫區等話題時,最注意的是自來水分布的狀況,以及飲水是否加氯的問題,這兩樣因素可以決定霍亂會不會盛行,或盛行的程度。

民國41年的臺灣,加氯自來水的普及率只有28.8%,可以說對霍亂侵襲毫無抗力;到了民國51年,普及率上升到31.2%,仍很難防禦霍亂盛行;民國61年,普及率是44%;民國72年則高達77.6%,幾乎所有的大都市、鄉城人口稠密區都受到加氯自來水保護,霍亂盛行的「管道」已經完全堵塞。

有這種加氯自來水供應,將使霍亂病例止於「零星發現」的程度,這幾年臺北地區非正式的報告顯示,只有幾十例的霍亂病症,其中大部分的病人都有旅遊東南亞霍亂疫區的經驗,「進口霍亂」的可能性很大,雖然如此,仍很難否認臺灣地區有「本地產」霍亂病人的可能。其實,承認有自產霍亂病例,也並不是一件嚴重的事。即便是美日醫界,每年還是有一些「自產霍亂」的病例報告。

原則上,世界衛生組織對「霍亂」的敏感度已不像從前,一經發現霍亂,便宣告當地為「疫區」。其間還需審查「標的國家」的公共衛生防禦能力如何,才做成裁決。

有霍亂菌出現在養殖池的水生物身上,是比發現汙泥有霍亂菌還高一層次的問題,可是這未必表示一定有霍亂病例;即使有霍亂病例發生了,也未必就一定會流行,甚至成為「疫區」。這樣的公共衛生層次概念,確有需要讓民眾瞭解。

對霍亂可能引發經濟恐慌的說法,也有必要澄清。民國41年,臺灣地區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佔出口貿易總值的92%的時代,霍亂確實是「恐怖」字眼。可是隨著經濟轉型,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佔出口貿易總值,從民國51年的50%到民國61年27%,甚至去年下降到6%。霍亂已經對總體經濟難有影響。

客觀數字所得,雖然不嚴重,可是即使只是6%的影響,所波及的甲魚、牛蛙以及其他依靠養殖業賴以維生的人員數目,仍然十分龐大,政府仍有必要在掃清霍亂的同時,做好對這些產業的善後處理。

這些養殖戶,過去並不明瞭他們的「池中物」感染的是霍亂,以為衛生單位對沒什麼了不起的「腸炎弧菌」過度反應,干擾他們的生計,現在真象大白了,養殖戶也有必要全力配合,把霍亂菌為什麼會出現在他們的水產物身上的原因找出來。

「不怕有霍亂問題,怕的是沒有處理霍亂問題的公共衛生能力」,這句話是近年來,先進國家衛生學者向第三世界國家宣傳最力的一句話。只有落後國家才隱瞞真象,當臺灣地區已經以「MIT」向世界進軍的時候,宣佈發現霍亂,並展示我們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得到的」,可能比「失去的」還多!

原載民國74年4月15日聯合報第3版

※ 本文轉載自《另一個公害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