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纏繞」開展 探索纖維植物魅力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植物‧纏繞」開展 探索纖維植物魅力

2014年01月16日
本報2014年1月16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纖維植物展之大甲藺展場。(圖片來源:林業試驗所)台灣位於亞熱帶,植物纖維資源相當豐富,不但是珍貴的文化資產,也形成獨特的傳統編織產業。過去傳統植物編織產業逐漸由便宜、大量的現代工業取代,但永續利用的特性卻無法取代。

由農委會林試所舉辦的「植物‧纏繞-走進纖維植物的世界」特展,在台北植物園欽差行台開展,各項展品讓民眾見識植物纖維的魅力,為植物編織產業導入一線曙光。

取材自然  絲絲縷縷智慧結晶

稻草、三角藺、苧麻、構樹、月桃、木棉,甚至香蕉絲,都可以成為編織的原料,利用不同植物纖維的特性,編織成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這些細緻而微的心思,曾是人類智慧的展現,現在則因人力不符成本,而逐漸以便宜的化學製品取代。

昨(15日)開幕記者會上,來自苗栗有50年編織手藝經驗的師傅張憲平即感嘆,現代社會強調色香味使用的化學製品,毒害年輕人;純植物製品,對身體最好,應該要珍惜自然材料和手藝。

現場由兩位師傅示範不同編織工法,大甲藺由織蓆機編織成片,一片一片的草編品,依照不同的需要,做成草帽、提籃等製品;由苧麻及棉搓揉成線,則透過泰雅織布機完成,在師傅熟練的技術下,看似簡單的步驟,其實都是先計算過,按照設計好的顏色組合排列後不容有誤,才能進一步完成具有時尚感的服飾。

師傅示範編蓆機編藺草。利用苧麻、棉混紡而成的棉麻線,透過師傅細心設計與巧手,編織成美麗的布。

此次展示內容以構樹、大甲藺、月桃、香蕉絲、苧麻,5大植物編織美學呈現,並以「植物‧纏繞」點出創作精神;同時也將介紹台北植物園纖維植物栽培、編織纖維的選材與運用、編織纖維產業介紹與在地發展,在欽差行台這座傳統建築內展出,台灣原創精神更提味。

加入創新  為植物編找出路

70多歲的張憲平師傅,是苑裡人,從家族繼承的是草編事業,使用三角藺(或稱苑裡藺、大甲藺)為編織原料,但是藺草韌性不夠、變化少、花費的時間長,產品有限,因此轉而學習竹編。台灣竹子多,桂竹、孟宗竹、長枝竹、麻竹等,都是很好的材料。竹編張力、彈性夠,變化多又耐用,雖然也費工,不過原料成本比草編來得低。目前會在學校、社區以及文化中心授課,包括藤編都在授課範圍。

不過台灣黃藤數量不多,又有刺,採集不易,藤編材料皆從東南亞進口。

張憲平說,40年前學藝,找不到師傅願意傳授,只能靠自己摸索,過程又辛苦又累;對於年輕人投入此行業,他認為,編織不僅會做,還需熟練,是一條漫長的路,決勝點在於能否創新、求變化,除非能開創新穎的產品,靠手藝生活有困難。

參加展示的野桐工坊負責人尤瑪‧達陸,他製作結合泰雅民族風的服飾,十分具原創風格,曾於福山植物園、雪霸國家公園等處內展示。他認為,植物就在我們周遭,卻往往不知道如何使用;20年前他曾是公務員,在台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工作,眼見館內編織藝品逐漸失傳,決心放棄安穩的行政工作,選擇學藝之路,20年來不悔;對於編織業也不如其他工藝來得為人熟知抱屈。

野桐工坊設計的泰雅服裝秀。(雪霸國家公園提供)

植物產業潛力無限

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副所長林國銓說,林試所陸續發展以不傷樹為原則,例如使用葉子、樹皮、枝條做成小工藝品,一部分推廣到國小勞作課,取代塑料產品。植物所發揮的生態服務無可限量。「例如香蕉樹,除了香蕉可吃,纖維也可以用來編織。」

「我們日常生活所接觸的傳統編織素材,大都已是後製而成,大家很少能夠瞭解從栽植、選材製作至運用的過程」林試所所長黃裕星說,纖維植物的多樣性與物理特性,逐漸成為藝術家選材創作表現最重要的因素,加上是台灣原生種植物,與在地族群、產業發展是個密不可分的有潛力物質。

★「植物‧纏繞-走進纖維植物的世界」特展訊息

  • 展期:2013年12月31日(二)~ 2014年6月29日(日)
  • 地點:台北植物園欽差行台(原布政使司文物館,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3號)

進一步訊息可洽主辦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台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