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汙、保育兼教育 環保署公布九大人工濕地營造成果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除汙、保育兼教育 環保署公布九大人工濕地營造成果

2014年03月12日
本報2014年3月1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師法自然營造的人工濕地,淨化汙水之餘,也吸引了水鳥到訪,水生昆蟲以及植物也重現生機,保育又除汙。環保署今(11日)發表9座補助設置的國家重要濕地保育成果,說明了人工濕地不但具備淨化水質功能,降低河川的汙染負荷,並能營造出具有景觀休憩、生態復育和教育能力的多功能場址。

浮州人工溼地。(圖片來源:環保署)

9處人工濕地展現生態之美

環保署為改善河川水質,妥善處理生活汙水,自2003年至今陸續補助地方政府建置57處除汙型人工濕地,作為汙水下水道系統建設完成前之因應措施,以師法自然生態的方式,營造具有淨化汙水功能的人工濕地,減少河川的汙染負荷,其中有9處獲選為國家重要濕地。

環保署從2011年開始,透過經建會公共建設經費,每年以1620萬元,補助9個入選為國家重要濕地的人工濕地。在中央與地方共同努力下,環境營造及生態復育成果豐碩,成為環境教育及休閒遊憩的重要場所。

9處人工濕地包括列為國家級的淡水河流域濕地,新海、浮洲、打鳥埤、城林及鹿角溪等5處,以及列為地方級的新竹縣頭前溪生態公園、高雄市大樹舊鐵橋人工濕地、屏東縣麟洛人工濕地及台東縣關山人工濕地等4處。

新海人工溼地入選國家及重要濕地。(圖片來源:環保署)

環保署表示,為推動國家重要濕地保育工作,自2011年至2013年補助地方政府辦理濕地保育、復育、監測、生態調查、教育宣傳等事項。在中央與地方政府積極努力下,上述9處人工濕地除維持原本水質淨化功能外,濕地內生態物種日益豐富。

依據生態調查結果,9處濕地內出現的鳥類由2011年的109種增加至2013年的111種,魚類則由35種增加為36種,兩棲爬蟲類也由35種增加為38種,物種多樣且生態系穩定。

人工濕地也能風情萬種

這些濕地逐漸轉型成兼具生態、教育、休憩等多元化的場所,例如新北市政府於2012年打造了「濕地故事館」,將濕地保育工作向下扎根;新竹縣頭前溪生態公園在2013年度更成為9處中第1個依據「環境教育法」取得環境教育認證場所的濕地,賦予人工濕地更系統化的教育功能。

高雄市大樹舊鐵橋人工濕地在88風災後受損嚴重,陸化情況嚴重,但考慮淨水需要,在當地志工積極投入復育工作下,已回復往日風采。其餘如麟洛及關山等人工濕地,結合自行車道的規劃,成為地方政府推廣休閒觀光旅遊的重要景點。

大樹舊鐵橋人工濕地。(圖片來源:環保署)

環保署指出,過去幾年在中央及地方政府、NGO團體、河川巡守隊與民眾的投入參與下,除了這9處人工濕地外,也創造出許多成功的人工濕地經營典範,如台北市關渡自然公園內的關渡心濕地、高雄市二仁溪畔的白砂崙濕地等。為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成果,環保署將持續推動保育工作,讓人工濕地結合當地特色開創多元價值,型塑出更豐富的濕地風貌。

對於濕地提供的生態服務,以及創造的教育價值,環保署及地方都給予肯定,卻缺乏換算為具體的經濟效益,以至於仍只看到支出,恐誤導社會認為保育花錢又不切實際,對此環保署水保處表示未來將改善,參照營建署或林務局評估方式。

頭前溪生態公園(圖片來源:環保署)人工濕地淨化原理

仿效自然濕地的淨化功能,以人工方式在水域窪地底層鋪設土壤、砂、礫石等混合成之填料介質,並種植具有水質淨化功能之植物,將汙水導入後透過土壤過濾、吸附、沉澱、水生植物吸收及微生物分解機制等作用,去除汙水中的有機物及懸浮固體,進而淨化水質。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