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尊重自然與當地住民談生態旅遊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從尊重自然與當地住民談生態旅遊

2006年06月28日
作者:鐘笙嘉

「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電子報」策劃 http://e-info.org.tw



達娜伊谷是台灣經營生態旅遊較為成功的例子,甚且遇到了魚種過於單一、遊客任意餵食、遊客帶來不同文化價值觀及從部落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等等問題﹔鎮西堡與司馬庫斯經媒體炒作後,當地住民因為無法即時給予遊客適當規範,對於觀光旅遊狂潮更顯得全無招架餘地。究竟如何才能突顯生態旅遊的正面效益?



今年是聯合國的國際生態旅遊年,國內也因應訂定今年為台灣的生態旅遊年。同時規劃出一連串的相關計畫,準備推動台灣的生態旅遊。然而,打著鮮亮「生態旅遊」旗幟的活動,一定符合生態考量嗎﹖恐怕值得大家進一步瞭解與關注。



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行



在20世紀初時,自然取向的旅遊已被提出過。之後多年經過對於遊憩與自然生態保存的再思考,1983年第一次提出生態旅遊(ecotourism),成為目前廣泛使用的名詞。90年代生態旅遊協會(The Ecotourism Society)與國際自然保育聯盟開始大力推動。生態旅遊協會認為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行,顧及保育,並維護地方住民的福利。」國際自然保育聯盟推廣生態旅遊的原因是為了兼顧發展與保育,基本原則是尊重自然,尊重當地居民,並且直接提供遊客參與保育行動的機會。(王鑫 2000)



一開始提出生態旅遊主要目的並非營利,可以說是一種小眾而精緻的旅遊方式,參與的遊客具備高度的生態保育自覺。但是實際上發展生態旅遊時,利潤往往構成重要的誘因。山美村達娜伊谷一年幾百萬的門票收入,1997肯亞以野生動物為主的觀光活動收入高達五億美元﹔以生態或自然資源為號召的旅遊方式,背後可能的利潤實在驚人。



發展生態旅遊所可能衍生的環境問題



但是,達娜伊谷自然公園遊客過多,魚種過於單一以及遊客任意餵食的問題,遊客帶來的價值觀與習慣,為了發展觀光而從部落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在在對部落文化與生活方式產生衝擊。即使如此,在目前的台灣,達娜伊谷尚且是較成功的例子。在她的鼓舞下,許多部落或社區也紛紛開始討論發展生態旅遊的可能。但是,類似的問題仍然上演,鎮西堡與司馬庫斯在經過媒體炒作後也湧入大量的遊客,但是她們沒有像山美村一般在開放觀光旅遊之前,已經過了一段長時間的護溪歷程,並在過程中累積與實踐村民對於山美村發展的共識。所以當遊客蜂擁而入,鎮西堡與司馬庫斯的住民無法主動給予遊客適當規範,對應付觀光旅遊的狂潮顯得難以招架﹔遊客任意拔取樹種植栽、打擾部落作息、留下處理不完的垃圾等。遊客又大多當日往返,對環境的破壞遠大於對經濟的助益。當地居民對於發展觀光,在意見上的歧異與利益的重疊競爭也造成不少衝突,財團的介入讓情況雪上加霜。發展生態旅遊造成的結果反而是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對當地居民的侵擾。



旅遊活動會對環境會造成衝擊,特別是作為一個產業,當它無限制地累積資本發展擴張時,更將帶給環境不可逆的傷害,比諸其他鋼鐵業、石化業等產業一樣不惶多讓,更甚者,觀光客與旅遊業者帶入的價值觀及消費文化,往往直接衝擊當地文化或打亂當地原本的經濟活動。這樣的情形在世界上各個藉著自然資源發展旅遊的地方屢見不鮮,遊輪直接將遊客製造的大量廢棄物直接傾倒入河流與海中,原住民放下農作與家庭,賺取微薄的導覽薪資,手工藝品在市場上任人討價還價。在這些地方,假生態旅遊之名,旅遊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自然環境無可避免地被破壞,遊客的興緻消褪地更快,產業黃昏期的來臨快地超乎意料。而當初吸引地方居民投入的願景-運用旅遊收入促進地方發展,是否真的得到實現了﹖這些都該是台灣進一步發展生態旅遊時,必須先行釐清的問題本質。



環境負荷與尊重地方是重要考量



運作良好的生態旅遊的確可以創造營收,改善地方居民的生活。但是它的發展絕不是無止境的。發展生態旅遊必須破除作為一個產業來經營的迷思-生態旅遊的發展與環境的負荷量息息相關,所以必然是有限的。環境負荷量決定了開發以及自然資源利用的範圍,地方人力資源決定了能夠服務的遊客量以及服務的方式。這些限度必須謹慎的測度並且經常評估。而如同所有利用自然資源的發展,有的時候最聰明的辦法是讓自然有休養生息的機會,因而調整發展的腳步或甚至必要時暫停發展。要確保生態旅遊帶來的收益可以持續,最有效的還是瞭解並順應自然環境而行。



生態旅遊的有限性也促使它必須對遊客提出規範-傳統以市場及遊客胃口為主的旅遊經營下,遊客越多利潤越豐,低成本而淺薄粗糙的旅遊方式大行其道,損害轉嫁到地方的環境與居民生活。遊客一方面仗著花錢惡行惡狀,一方面卻甘願接受惡劣的旅遊品質,被動地忍受無聊的行程。對地方缺乏尊重,也難怪與當地居民溝通不良,再加上鮮少在當地獲得深刻的感動,無可避免地導致無知與漠不關心,對遊客無益對地方更造成傷害。這樣的情形不只出現在旅行團,也出現在自助旅行者與背包客。所以,適當的規範遊客行為,可以主動地呈現地方的聲音,在較對等的結構下,對話的空間與良好的互動才能發生。真正的旅程從此展開-不是照時間向景點報到,而是透過與當地居民及與環境的互動,創造出新的境遇,在不同的觀點中激發靈感,透過深層地欣賞而感動。



凝聚共識與經驗學習的未來願景



在妥善的規劃、規範與適當的包裝下,理想的情形是在環境承受的限度下,讓當地居民能藉由發展生態旅遊獲得衣食無虞的工作,遊客也透過生態旅遊得到樂趣,合宜而深入地了解地方。這並不是夢想,在桃米社區,茶山村,湖本村都可以看到這樣的發展。但這都是經由人們長時間的討論,凝聚共識,經驗學習,以及不斷地修正才逐漸有的結果。絕不是一蹴可及。



這樣的發展策略會遭遇的實際議題-如何確保地方的主體性﹖如何適當而有效地規範遊客行為﹖如何妥善的規劃與宣傳,讓生態旅遊的內容更細膩豐富並讓人們經驗﹖如何凝聚地方共識﹖如何讓遊客更尊重地方環境與文化﹖在政府編撰白皮書準備大力推動生態旅遊之際,協助地方解決這些重要的議題也許是更務實的做法。



討論生態旅遊,一是對旅遊的反思,一是嘗試找出一種合宜的方式利用自然資源。對於擁有豐富自然資源但是位處社會結構中弱勢的地方,生態旅遊則是一個可能有助於經濟與社區發展的契機。期待在今年透過相關的討論與實踐,讓生態旅遊不論在概念與實際經營上更加健全完整。(本文作者:鐘笙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