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針對八吋晶圓是否開放登陸事件,輿論多著墨在市場競爭,失業率等經濟觀點,卻少有人從環境健康等角度分析。
前陣子,巴塞爾行動聯盟與矽谷毒物聯盟等美國環保組織發表一份名為“外銷傷害”的報告,指出高科技廢棄物運往亞洲的不當棄置,對當地環境與人民健康造成重大危害,而在中國貴嶼實地拍攝照片,更是令人觸目驚心。這個報告提醒世人,二十一世紀的高科技廢棄物,許多卻是用十九世紀的方式處理,在快速全球化腳步之下,地方環境管制常屈服於經濟成長需求壓力,而便宜行事的做法,將對地方帶來不可回復性的災害威脅。
高科技環境影響不只是廢棄物問題,其製造過程中的環境健康影響已受廣泛重視。三月份美國MotherJones雜誌一篇“無塵室的骯髒秘密”,即點出半導體產業製程對操作員的危害,而近來美國廠商如IBM公司,更因員工疑似在作業過程中暴露在有毒化學物質,影響健康生育問題而遭受指控。事實上,高科技生產過程中須使用上百種化學原料、溶劑,“乾淨”的要求是針對高科技成品,卻非人類的健康。而在其製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排放,更污染了環境,竹科廢水排放的客雅溪,過去一年來曾有多次死魚集體暴斃事件,顯見高科技發展的環境與人類健康傷害仍亟待有效管制及解決方案。
然而,資本的快速移動,尋求便宜的製造成本,將使產業漠視從根源(製造設計)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從這角度來看八吋晶圓登陸事件,業者所稱的全球佈局,加強競爭,除了接近市場因素之外,是否著眼於對岸便宜的勞工成本(對員工健康安全保障不用太重視),寬鬆的環境管制,使舊設備可再被利用,值得深思。
在高科技資本高度流動下,發展中國家往往不惜犧牲環境資源,投入大量公共財以吸引擁抱高科技產業的進駐,而環境、健康等要素常被視為外部成本,不被考量計算。諷刺的是,環境意識隨著經濟條件而成長,一旦這些外部成本納入經常性的政策規範,資本的流動性驅使廠商易地生產,規避其所應付的環境、社會責任。
台灣晶圓製造在世界佔有寡佔地位,竹科更因此被視為世界高科技奇蹟,但高科技的聚集效應與迅速擴張的生產模式,卻使新竹環境負荷太過沉重。寡佔聚集模式使竹科有機會必須因應這樣的環境危機,而正視從源頭製程改善,或加強環境設備的努力,尋求高科技環境上永續經營生產模式的解決之道。
然而,產業的外移是否能減輕環境負荷,或陷入面臨強烈經濟競爭下的另一波環境危機?筆者擔憂的是,高科技產業的高度資本流動以及國家相對資本的弱化,電子製造面臨削價競爭的壓力,使高科技產業更容易規避應承擔的環境社會成本。而在區域經濟競賽中,資本挾其優勢,要脅公部門在環境管制上的讓步。各國為了保持區域競爭地位,被迫放鬆各種環境、健康、衛生等管制條件,成就高科技生產全球佈局,犧牲環境資源與人民健康。
高科技發展應有提升全體環境品質,增進人類幸福的責任與義務,其根本解決之道在於將各項環境、健康等傳統經濟外部成本納入計算,發展減少毒害物質使用的製程設計,以及追求零污染的永續生產模式,如把這些考量在內,晶片在台灣與中國的製造不可能相差到兩倍之多。以全球佈局為名,行規避環境社會責任之實,既不道德,也不是世界級高科技廠商應有之做為,更恐將使高科技產業的環境問題永隨資本逐流,直到可貴的環境資源消耗殆盡。
從環境觀點看八吋晶圓登陸爭議
2002年03月19日
作者:杜文苓 (矽谷毒物聯盟/台灣環境行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