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國土 政院:檳榔廢園轉作油茶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搶救國土 政院:檳榔廢園轉作油茶

2014年06月09日
摘錄自2014年6月6日聯合晚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為保育國土,改善山坡地超限利用種植檳榔問題,行政院6日上午通過檳榔管理方案,第一階段將推動山坡地農牧用地檳榔廢園,輔導轉作油茶,目標在4年內減少檳榔種植面積1萬770公頃,輔導轉作油茶4800公頃,估計可增加農民收益5億5200萬元。

行政院長江宜樺上午主持國土保育專案小組辦理情形專案會議,聽取農委會檳榔管理方案辦理情形。農委會計劃分三期,前後10年,輔導4萬5792公頃檳榔轉作。

由於檳榔經濟價值高,要提高農民轉作意願,必須有高經濟價值,農委會調查後鎖定油茶樹。油茶樹根系深,抓地力高於檳榔,可改善地表逕流;國內特有的小果種油茶籽榨取的苦茶油品質良好,市場接受度也很高。轉作油茶每公頃平均收益15.7萬元,較檳榔每公頃收益4.2萬元,增加11.5萬元。

由於食安問題引發民眾對食用油品質之重視,發展油茶生產苦茶油可替代進口之油茶籽及橄欖油,提高食用油自給率。轉作油茶4800公頃,估計可取代進口油茶籽6000公噸及橄欖油1000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