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導
2020-10-23 10:03
沉寂一段時間的離岸風場環評,在今年秋天有了變化。兩個月間,達天、又德、鍾美、美森、鍾虔等共11座、總裝置容量超過17GW的新風場,進入環境影響評估(環評)前的公開刊登程序,宣告新一波離岸風場環評即將登場,預計之後還有更多風場加入,角逐202...
2020-10-14 10:33
是什麼物種這麼美,以「晶」、「鑽」、「翠」、「玳」、「璀」、「藍」、「蘭」、「綺」等字當屬名?答案就是灰蝶!台灣約莫450種蝶類中,超過1/4為灰蝶科。儘管科名中有個「灰」字,卻有「蝴蝶王國小精靈」之稱;多數灰蝶除了擁有美麗的外表,出身更是...
2020-10-01 11:42
編按:宜蘭外海的龜山島,外形神似大海浮龜而得名。龜山島是台灣最年輕的火山島,曾經歷長達20年的軍事管制,直到2000年解封後開放觀光,至今已成為全台最熱門景點之一,因其採取總量管制,許多民眾仍無機會踏足龜山島。
其實龜山島不只外型神似...
2020-10-01 11:24
編按:宜蘭外海的龜山島,外形神似大海浮龜而得名。龜山島是台灣最年輕的火山島,曾經歷長達20年的軍事管制,直到2000年解封後開放觀光,至今已成為全台最熱門景點之一,因其採取總量管制,許多民眾仍無機會踏足龜山島。
其實龜山島不只外型神似...
2020-09-25 17:22
編按:台灣獼猴因為與人類活動領域重疊、時有衝突,尤其所造成農業損失在近幾年越趨嚴重。2018年,針對台灣獼猴是否應維持保育類身份,引起地方人士與保育團體激辯。該年6月正式確定台灣獼猴將移出保育類名單,關於人猴衝突的討論亦隨之淡化,許多當時提...
2020-09-25 10:40
編按:大部分的「人獸衝突」防治計畫,都是從生態學角度出發。然而,一個保育計畫能否成功,卻和在地社區的社會文化密不可分。
有研究指出,在防治計畫納入社會科學專業,將有助於擬定更有效的防治方案。例如,從社會經濟學角度評估方案可行性、提高社...
2020-09-24 09:31
編按:農人與台灣獼猴之間的爭鬥,由來已久。靈長類之間的戰爭,不僅在台灣,日本、肯亞、沙烏地阿拉伯、印度、印尼等國也都有人猴衝突。
台灣獼猴列入保育類維持29年,自2019年1月正式除名。在台灣獼猴「下架」滿兩週年前夕,《環境資訊中心》...
2020-08-28 10:10
今(2020)年7月,一份刊登在國際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的研究指出,生產椰子油對於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比棕櫚油嚴重5倍。但這份研究隨即也在社群網站上激起辯論。
椰子油。圖片來源:Pixabay
...
2020-07-31 10:42
今年2月底,保育人士Kheng Khou一如既往地準備進入「普雷朗野生物保護區」(Prey Lang Wildlife Sanctuary)。他和「普雷朗社群網絡」(Prey Lang Community Network,簡稱PLCN)的其...
2020-07-28 09:28
2015年8月,一個濕熱的午後,48歲的尼西(Nyishi)族人、反毀林倡議者塔拉(Jorjo Tana Tara)在下西召瑟(Lower Seijosa)鎮的大片鹽沼地上,發現非法伐木工人與盜獵者。
這座城鎮座落於印度東北方的阿魯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