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關於我們
電子報
網站導覽
捐款
新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編輯直送
時事專題
在理想中擱淺的鯨豚觀察員
我推的防災生活
直擊阿聯氣候新時代
擱淺118—打開海龜急診室
當草鴞飛過
陽明山,誰的家?
原民狩獵有沒有問題?
武漢肺炎疫情總整理
追蹤縣市國土計畫
石虎專題
生物多樣性與他的7個小迷思
離岸風電時代的生態備忘錄
新聞懶人包
你來報報
我們的島
回顧與前瞻
專欄
生物多樣性
與野共生
透視中國環境
環球360°
黑潮海嶼鯨
減碳新生活
律師來開講
看守綠生活
RE-THINK新日常
綠色影展
綠色人物
多媒體
圖輯
攝影
手繪
綠繪本
綠遊戲
影音
懶人包
環境電影節
副刊
環境書摘
自然生命印象
享綠生活
自然人文
自然書寫
自然書訊
詩情畫意
評論
公共論壇
社論
活動
環境徵才
綠色消費
COP29氣候大會
首頁
容積轉移
2008-01-30 12:31
溼地=誰的諾亞方舟? 在溼地銀行之外…
印度、英國、台灣等許多地方,都設有種子銀行,作為植物種源的庇護所。但是,「溼地銀行」的概念,在台灣才正要起步,顯示政府對於生態保育的重視,逐漸從物種保育轉移到棲地保育。 過去,溼地被視為無用的爛泥地,許多開發在「爛泥巴」上填土陸化進行,民...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