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遷 | Page 37 | 環境資訊中心

全球變遷

2019-08-19 10:27
透過一紙低調的新聞稿,今年7月玉山銀行宣布不再新承作燃煤火力電廠專案融資,且既有案件屆期後也不再續約。這消息讓長期在台倡議化石燃料撤資的「350台灣」興奮不已,終於在台灣看見首例,此舉也讓台灣在全球的化石燃料撤資行動中不缺席。 氣候變...
2019-08-19 10:01
根據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在今年6月份的全球氣候報告(Global Climate Report - June 2019)中指出,今年6月陸地與海洋的溫度,比起20世紀的平均要再高於0.95°C,也是自1880年以來的最高值。 ...
2019-08-16 10:07
(接續前篇) 「負排放」對土地、糧食和野生動植物有什麼好處? IPCC的1.5°C報告的一項主要發現是,要將全球暖化控制在「安全限度」內,需要一定程度的「負排放」──「負排放」泛指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並儲存在陸地或海洋中的方法,...
2019-08-16 09:18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今天指出,2019年7月是全球有紀錄以來最炎熱的月分,證實之前歐洲聯盟的的觀測結果。NOAA表示,與20世紀的均溫15.8℃(60.4℉)相較,今年7月全球平均溫度高出0.95℃(1.71℉),寫下自188...
2019-08-15 09:57
苗栗縣公館鄉紅棗受1、2月暖冬等影響,產量剩1/3,但因錯過勘災期限,農糧署不准天災救助,棗農哀嚎四起,抱怨應追究延誤責任,並設法補貼。 縣府農業處長陳錦俊說,紅棗今年災害有盲點,1、2月旱災,3、4月萌芽、開花,又不像李子樹都沒有開...
2019-08-15 00:04
(接續前篇) 報告怎麼看土地沙漠化? IPCC土地報告將沙漠化定義為「發生在乾旱、半乾旱和乾次濕地區(統稱為乾地)的土地劣化」,由許多因素造成,包括人類活動和氣候自然變化。 因此,報告指出,儘管叫做沙漠化,土地沙漠化不等於...
2019-08-14 10:59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8日上午在日內瓦發表了氣候變遷和土地特別報告。報告指出,土地提供「糧食、飼料、纖維、燃料和淡水」,沒有土地,人類社會和經濟就「無法存在」。報告警告,全球氣溫上升和近幾十年來前所未有的土地和淡水開採率正威脅...
2019-08-13 10:09
約書亞樹國家公園位於加州南部,橫跨科羅拉多沙漠(Colorado desert)及莫哈維沙漠(Mojave desert),是約書亞樹最集中的地方。約書亞樹雖名為「樹」,但事實上屬於有時外貌與樹相去無幾的「龍舌蘭科」。 法新社報導,加...
2019-08-13 10:06
法國許多地區土地含水不足,正面臨嚴重乾旱,農業、畜牧業等領域都受影響,全國101省中,多達81省需要限水。 法國生態部及農業部轄下、專門提供水資源資訊的網站Propluvia 7日公布資料顯示,法國101省中,有81個達到警戒標準,必...
2019-08-13 09:21
美國之音(VOA)7日引述報導,中國在能源、環保和氣候變化方面的長期戰略是減少煤炭消耗,但今年上半年以來增加的煤礦顯示,中國今年發出的煤礦開礦執照數量暴增了5倍。 據報導,中國國家能源局今年發出的煤炭執照產能將達到1.41億噸。這些礦...

頁面

訂閱 RSS - 全球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