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書訊
2017-03-19 00:20
作者:黃郁欽 我家在這裡。這裡是最溫暖的地方, 也是我最熟悉的地方。 每天我在這裡睡覺,在這裡起床; 在這裡哭,在這裡笑。在這裡出生,也在這裡長大。 這裡是我最喜歡的地方。 這裡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我家在這裡,你家在哪裡? 我是一個從來沒有住過鹿港的鹿港人。雖然出生於南投的竹山鎮,但在最早的記憶當中,家已經搬到了台灣的中心點,埔里。 因為父親在郵局工作,隨著勤務的調動,總是四處搬移,而我的三哥也因此而唸過五個小學和三個國中。我是幸運的,成長的那一段時間父親沒有再四處調動,因此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就安穩的在埔里度過。而那也是家在心中最深刻的原型,一直以來,夢裡回到的家,...
2017-03-12 00:27
說到檢察官,2001年日劇「HERO」可能是很多人認識檢察官的第一步。劇中木村拓哉飾演的檢察官久利生公平堅守公義、辦案嚴謹的形象激勵人心。但真實世界裡,除了媒體上常出現的「檢警調經多月跟蹤,將涉案主嫌移送地檢署偵辦」或地檢署出面說明案情,「...
2017-02-05 10:00
我們很容易誤以為土壤碳流失是相對比較現代的災難,是窮國人口躍增、富國實行工業化農業的結果。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人類的生活方式一從狩獵採集演變成農耕,就開始改變土壤和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自然平衡。公元前5000年左右,人類開始製造簡單的種植...
2017-01-01 06:32
對普羅大眾來說,由一個紐約知名餐廳裡的專業廚師,從他訪談農民、採買食材與烹調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唯有健康的土壤,才能生產出美味又營養的食物,這種實踐者的說服力,比起我在土壤學課堂上口沫橫飛近二十年要高出許多,這是我閱讀這本書之後的感想,願與...
2016-12-25 10:01
從小,我在新竹橫山一個小村莊長大,一直以來的願望,是離開農村。
19歲那年,北上台北求學、就業、生活、追尋夢想。如同大多數人一樣,我遇到各式各樣故事,可歸納為三大類別:都市的文明與人情的疏離、競爭的成敗,還有無論成敗都相同的自我放棄、...
2016-12-25 08:28
記者與編輯之間,是很微妙的戰友關係。慧宜與我,正是這樣的伙伴。
2013冬天帶小樂外出採訪蘿蔔季,圖片提供:李慧宜。
稿件是一種是有溫度的東西,就像農作物一樣,在編輯手上繼續延展,向讀者那裡生長過去。慧宜的稿子總是生命力...
2016-12-21 09:32
終於坐擁些冷意,今天迎來冬至,季節入冬,時間多少感覺慢了下來,正呼應著醃漬品需要時間才能成全的等待。11月洛神花,12月白玉蘿蔔也挺好的,搭配月份撿擇時令蔬果並加工料理,收藏自用或分享同樂,日子一天天好好過,《漬物語》開展的便是這樣的生活思...
2016-12-17 13:00
西瓜這玩意,最早的一批在8月7日到28日就可以吃了,後幾天的那些也算是熟得較晚的。它們還陸陸續續地熟,直到霜凍。還是在9月最為美味。
約翰.喬什利是新英格蘭的老居民,他認為西瓜「堪稱最適宜這裡」的作物。他說這種東西「顏色像是被草揉了以...
2016-12-17 13:00
人與土地的關係該如何書寫?又到底能夠走得多遠?族群文化落土生根的情感,該怎樣表白?我們的食物的原鄉,發生了哪些變化?又面臨了哪些挑戰?在《農村,你好嗎?》顯露出細膩的觀察。
客家村落裡,女農撐起了半邊天,她們各自深藏幽微的惦念與心事,...
2016-12-11 08:54
蘋果樹上的蘋果。圖片來源:George Chernilevsky。 public domain.
每當出現一個特別工於算計的人,把又香又大的蘋果運到集市上去賣,我總覺得看到一場角逐:一方是這人和他的馬,另一方是馬車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