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副刊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副刊

2025-06-20 09:39
從很久以前認識永翔的時候,宮崎駿《風之谷》中的娜烏西卡和她便在我心中交疊在一起。她們心中都是探險者的靈魂,一位是某平行世界中的馭風使、一位則是現實中游牧於樹冠層的攀樹者,共同守衛著心中的夢想。這幾年永翔從樹冠層生態研究發展到真菌與森林健康的...
2025-06-16 17:01
當一隻鳥掠過天空,它的飛行軌跡彷彿在無形中繪製出一條線,交織成台灣這片島嶼的生命紋理。這些紋理不僅代表著鳥類的演化軌跡,也映照出台灣地理環境與生態系統的獨特變遷。 每個地方的自然與生物群集都有其特色,台灣的鳥類也不例外,有其很特別的紋...
2025-06-09 16:31
2023年七月,主婦聯盟合作社主辦「台日勞動合作社國際論壇」,邀請Workers'Collective Network Japan代表藤井恵理來台分享推動勞動者自主事業的過程,與催生《勞動合作社法》(労働者共同組合法)的立法歷程。也邀請日本...
2025-05-26 17:09
在山裡辦公,鄰居比想像中的還多。不是要和分享鬼故事,而是辦公室周邊樹林圍繞,有許多小動物在那裡串門子、找午餐和打盹休息。其中最容易遇見的鄰居就是鳥了。在不絕於耳的鳥叫聲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小彎嘴畫眉」。牠聲音清亮,婉轉多變,是個歌唱高手。...
2025-05-22 16:13
編按:本書記錄作者,英國牛津大學植物學家克里斯.索羅古德(Chris Thorogood)追尋植物的冒險譚。索羅古德的足跡遍及全球,從為了採集植物樣本而徒手攀岩,到在日本鄉間的居酒屋休息,書中沒有生硬的知識,只有當下驚心動魄的冒險體驗,以及...
2025-05-12 16:59
苔蘚族群擴張中分為兩個部分:有性繁殖以及無性繁殖。不管哪一個,都與動物有著密切的關聯,像是最為人所知的是壺苔科(Splachnaceae)的苔蘚,它們透過吸引蒼蠅,讓蒼蠅來幫助它們順利進行有性繁殖。除此之外,像是節肢動物、軟體動物、環節動物...
2025-05-05 13:47
褐樹蛙在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並不是常見的蛙類(常見的蛙類為貢德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與布氏樹蛙等),通常在連日降雨後,才有機會與牠見上一面,雖然知道不同種的蛙類喜歡的棲息環境大不相同,但在撰寫這篇自然谷之星之前,還真的不知道褐樹蛙如此特別,這次...
2025-04-28 14:22
地球暖化,所造成的極端氣候,除了讓人類感到愈來愈難適應的溫度外,對整個大自然又有什麼影響?電影《北極小迷狐:吉娜&尤克》,即以兩隻北極狐的視角,以動人的故事探討此生態議題。本片改編自真實事件,於零下40度、真實動物實景拍攝,法國周刊《電視全...
2025-04-21 17:44
編按:本書作者安迪.道布森(Andy Dobson)做為一名專攻野外生態學、蟲媒疾病以及保育工作的生物學博士,以詼諧幽默的筆觸,爬梳生物演化過程中那些毫無道理,甚至失控的案例,如何造就自然界的多樣性和複雜性,發展成今日知曉與重視的一切。 ...
2025-04-14 16:30
在鐵砧山解說的時候剛好被問到,為什麼儒艮被叫做儒艮?原來儒艮是由馬來語直接音譯(Dugong),然後中文也就以類似口音譯為儒艮了。 那以前台灣怎麼稱呼儒艮呢? 目前台灣文獻叢刊中各地方志的描述,都是以「海和尚」稱之:《台...

頁面

訂閱 RSS - 環境副刊 訂閱 環境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