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副刊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副刊

2024-10-04 15:35
2024年「森川里海藝術季」於花蓮豐濱鄉石梯坪水梯田開幕,以「銜接 Articulation」為主題,聚焦於新世代原住民族如何從殘存的文化與傳統中,重新編織與創造,並在現代社會開闢新的文化途徑,展期至10月31日,開放民眾前往參觀。 ...
2024-09-30 12:02
在智慧型手機和網路科技尚不普及的年代,愛鳥人士外出賞鳥總仰賴圖鑑,以辨別眼前的野鳥種類。雖然賞鳥文化存在已久,但直到2014年,台灣才出版了第一本國人自行撰寫與繪圖的《臺灣野鳥手繪圖鑑》,耗時4年,當時的繪者李政霖用水彩一筆一畫勾勒的精細線...
2024-09-23 14:56
「哇,好大的文蛤呀!」剛踏入位在王功漁港裡的海洋食研基地的遊客,百分百都會被精美碩大的解說教具吸引,背後研發的主力,正是海洋食研生產合作社的理事陳明瞭。 正在撒八卦網的志昇。 在地深耕連結年輕世代 人稱哈哈...
2024-09-16 13:51
編按:本書為紀載了日本植物學之父牧野富太郎生涯故事的傳記小說,由直木獎作家朝井直果執筆,以生動筆觸,刻劃牧野富太郎愛上植物、投身植物學的過程,本文摘錄自牧野富太郎製作家鄉「土佐」植物目錄的歷程。 《植物學家》開箱照。圖片來...
2024-09-09 15:26
你心目中的山林應該是什麼顏色?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會直截了當地回答「綠色!」。台灣的低海拔森林確實多為常綠闊葉林,但你可能沒有注意到,在每年的4至6月,森林的顏色正悄悄的轉變。以芎林鄉的鹿寮坑地區為例,從有「四月雪」之稱的油桐花(你沒看錯,油桐...
2024-09-02 13:46
編按:本書為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與歷史航照學家黃同弘合作,利用戰時、戰後航照影像,以及林務局(現林業署)自辦航空攝影等檔案,窺看阿里山及周邊地區的歷時變化。 圖為《復返阿里山》內文預覽。圖片來...
2024-08-26 14:15
「你們先跨過封鎖線吧,我開始記錄軌跡。」王迦嵐開玩笑地說。克難坡前有公告標示前方林道無法通行,現場並有高山協作員拉設的登山攀繩橫阻。而在前一天的破碎地形中,頻繁的下切與陡上,調查隊已有一名傷員;熟悉林鐵物件的陳柏良只能留守基地,協助判斷回傳...
2024-08-19 10:52
樹豆有「勇士豆」之稱,一直以來都是台東地區南迴線原住民部落的重要糧食,可籽實鮮食,也可曬乾後儲存。目前市售樹豆多為真空包裝之乾籽實,多數消費者不知如何料理,才能煮到鬆軟好吃。近日,台東農改場成功開發樹豆即食包,只需充分泡水,就可直接料理,且...
2024-08-09 14:15
無論是沙蠶、寄居蟹、石虎等現代物種,或是泥盆紀的巨大盾皮魚、鄧氏魚和霸魚等古生物,在科學繪圖師江勻楷的筆下,都如實躍現於紙上,用充滿美學的圖像,轉譯並傳達正確科學資訊,讓大眾一目了然。 科學繪圖師江勻楷擅長用寫實風格描繪生物與...
2024-08-05 16:42
自然谷,座落在新竹縣芎林鄉的鹿寮坑中,這裡山勢陡峭卻不高,前人不辭辛勞開闢出耕作土地,從早期的茶葉產業,到後來被稱為「海梨柑之鄉」的柑桔產業。孕育一代又一代的客家風情,勾勒出自然與農村相依的地景。近年,食品安全、友善環境、永續發展等議題受到...

頁面

訂閱 RSS - 環境副刊 訂閱 環境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