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書摘 | Page 48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2009-04-24 14:00
更有效的教育改革為,教師應該把孩子們從教室裡解放出來。利伯曼(Gerald Lieberman)就是這麼認為的,他是一個研究基於環境教育的全國性機構「州教育和環境圓桌會議(SEER)」主任。 根據SEER的一篇名為〈彌合成就上的差距〉報告...
2009-04-23 11:31
自然保育不能只依賴自然保護機構的組織力;它還取決於年輕人和自然的關係──取決於年輕人怎麼樣,或是否熱愛自然。 我常想知道:除了好朋友、好工作和舒適的天氣,我喜愛南加州的什麼?顯然吸引我的不是人工環境,至少它們大部分不吸引我,這裡的土地被分...
2009-04-22 13:19
編按:長期關注自然與兒童議題的作者,在本書中點出了兒童與自然之間令人震驚的隔斷,因而產生肥胖、過動、注意力不集中和抑鬱等症狀。 明天422地球日,在大家愈來愈關心地球環境問題之際,作者敲響了另一記警鐘:我們不僅在失去大自然,也正在流失...
2009-04-21 17:44
編按:長期關注自然與兒童議題的作者,在本書中點出了兒童與自然之間令人震驚的隔斷,因而產生肥胖、過動、注意力不集中和抑鬱等症狀。 明天422地球日,在大家愈來愈關心地球環境問題之際,作者敲響了另一記警鐘:我們不僅在失去大自然,也正在流失下一...
2009-02-26 05:00
日本人統治臺灣,遭受民間數股抵抗力量,最晚屈服的為盤踞山區的布農族,換句話說直到1932年大關山事件底定,日本才稱得上征服全台。布農族所憑藉的,即是對山林的深刻瞭解,懂得利用地形伏擊躲藏,出沒山區無往不利。 很快日人即認知取得調查資...
2009-02-24 05:00
目前幾乎所有山地鄉鎮,皆以農業為主,農產品的種植和運銷,取代山林穿梭和傳統知識的學習,變得與族人生活息息相關。1945年光復後實施合作社和民生商店,1950年政府設置「官辦山地物資供銷委員會」、「物資供銷會」,負責山產品加工運銷和會員康...
2009-02-19 05:00
布農族著名的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早自日治時期就享譽國際,但其實其他歌謠,也有使用類似合音唱法,只是多數人未曾仔細探究,舉凡飲酒歌、祭槍歌等,都充滿互相應和、愉悅暢快的情緒,演唱時族人的團隊精神展露無遺,這些在傳統裡所進...
2009-02-17 05:00
古老山林對布農獵人來說,是廣大教室,裡頭蘊藏無窮知識,而優秀的獵人其實是飽學的博物學者,毋須動物星球和探索頻道教學,也不曾修讀生態學分,就只根據從小追隨長輩耳濡目染,長大後憑藉經驗累積,逐漸通曉各種生態知識,深諳動物行為心理,爪痕、...
2009-02-12 05:00
挖穴暗藏竹尖的陷阱,曾經記載於鹿野忠雄的探查記錄,這種稱為maliug的洞穴型陷阱,是獵人選在動物脫逃路徑,挖掘洞穴,穴口通常狹小而底部寬廣,為防動物掙脫,早期更在穴底密插竹尖dangal,遭追趕的動物掉落即遭刺死,後來是常有人誤觸受傷...
2009-02-10 05:00
狩獵的各種武器並非能用金錢買到或買來即可使用,許多必須親自動手,獵具的製造同樣得經夢占程序,事前夢見享用甜美甘藷、有人共飲美酒、部落親戚贈送配刀,或夢見整理好的苧麻線團、夢見奮力博殺敵人,另外如果許多人聚集屋內懷念英勇祖先等,這些都屬於...

頁面

訂閱 RSS - 環境書摘 訂閱 環境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