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山林的孩子:從「依戀理論」看現代兒童的「自然缺失症」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失去山林的孩子:從「依戀理論」看現代兒童的「自然缺失症」

2009年04月23日
作者:理查.洛夫(Richard Louv)

《失去山林的孩子》封面自然保育不能只依賴自然保護機構的組織力;它還取決於年輕人和自然的關係──取決於年輕人怎麼樣,或是否熱愛自然。

我常想知道:除了好朋友、好工作和舒適的天氣,我喜愛南加州的什麼?顯然吸引我的不是人工環境,至少它們大部分不吸引我,這裡的土地被分割成條條塊塊幾乎認不出來了。我確實喜愛我城市裡面的公園和老街區,特別是在霧氣開始消散的清晨。我也很喜歡那些海岸。太平洋反抗著變化,依然是衝浪的南加州人最後的自然領地。它是那樣可靠,總是在那裡,同時呈現著神祕和危險──太平洋裡的一些生命要比人類,甚至人類所知道的還龐大。我不會衝浪,但是我懂得衝浪者對海洋的情感,而且這種情感一旦形成,就將永不消逝。

當我向東駕車開往大山,經過大梅薩、聖伊莎貝爾和朱利安鎮時,我知道這些地方已經深深進入我的生命。它們有一種與地球上其他地方都不同的神祕。但是有一個聲音常常、常常在我心中說:不要陷得太深。因為隨著城市和郊區的蔓延,我下一次開車來到這些鄉村時,我所愛的這些田野、小溪和山脈都可能消失,因此我不能全心全意地喜愛它們。對那些從不依戀自然,或小小年紀就學會提防那種依戀的孩子們,我想知道他們是不是也會表現出相似的特點和反應?

在25年間,心理學者埃里克森(Martha Erickson)和她的同事們,運用他們稱之為「依戀理論」的一種研究兒童成長的生態模式,作為正在進行的親子互動縱向研究的基礎。他們把這些概念應用到父母在高危險環境下的預防性干涉行為上。家庭的健康狀況涉及周邊社區的健康狀況,引起了埃里克森越來越多的關注。

「我們通常討論親子情感,因為即使父母不可靠、冷淡或不常見面,我們也很少見到缺乏親子之情。然而,我們發現親子之情在性質上有所不同。比如,當家長長期很冷淡的時候(比如是一名抑鬱的家長時),孩子會用保持距離,或表現出對家長漠不關心等方式來防止自己受到拒絕的傷害──發展出一種我們稱之為迴避型依附的情感。」

我向她建議,一些同樣的和感情缺失有關的反應和症狀,也會在人們對大地感情淡漠的時候發生。以我自己的經歷來說,我所居住的地區發展速度極快,以至於要對一個地方產生感情很困難;對很多幾十年前來到這裡的人而言,我自己是從堪薩斯州來的,南加州留住了我們的人,卻留不住我們的心。在兒童成長學領域裡,依戀理論認為子女和父母間深深羈絆的形成是心理、生物和精神過程的綜合。如果沒有這種情感,孩子就會感到迷惑,容易在日後以疾病的形式表現。我相信,相同的過程也能讓成年人和一方水土緊緊結合,帶給他們歸屬感和意義。如果對一方水土沒有深深的眷戀,一個成年人也會感到迷惘。

「用依戀理論的觀點處理兒童和自然的關係是一個很有趣的觀點。」埃里克森說。她又補充道:

兒童對自然的體驗,在對兒童成長的研究中似乎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但是考察兒童幼年時對自然的體驗,追蹤這些體驗將怎樣影響兒童對自然界的長期舒適感和尊重──舒適感和尊重,是親子情感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考慮到自然具備讓我們從忙碌的生活中得到平靜和撫慰的力量,研究一個家庭和自然的聯繫如何影響家人間關係的總體質量也將非常有趣。以個人的經驗而言,我的家庭成員間的關係,就是通過很多年的共同自然體驗形成的──從分享我們幼兒時翻開大石頭發現一隻老鼠般大的甲蟲時的驚奇,到孩子上小學時划著我們的老獨木舟沿附近的一條小溪漂流,再到在大山裡徒步旅行的體驗。

對一方水土的眷戀不僅有益於孩子,也有益於這片土地。正如自然主義者羅伯.芬奇(Robert Finch)所說:「有一個這樣的時刻......在我們和一方水土的關係中,我們意識到自己已不再關心,我們不由自主地開始相信我們的街坊、城鎮和這片土地總體上已經消失了。」他指出,在這個時刻,當地的風景已經不再能看作「一個活生生的、呼吸著的和人類對應的美好存在,而是遭受著不可逆轉的腦死。它也可能保持著活著的狀態──透過污水治理廠、補償性濕地、甲殼動物再生專案、對酸化的池塘採取石灰治理,為……池塘除草、海岸培養計畫、圈起來的鳥類保護區,和劃定『綠色區域』──但它將不再發展,即使會發展,也不是順應自然自己的意願。」

如果一個地理區域以一種降低自己的自然整體性的方式快速發生變化,那麼孩子們對這片土地的情感就處於危險之中。如果孩子們對土地沒有依戀,他們將不能從自然中獲得身心的幫助,也不會對環境或對這片土地感到一種長期的獻身熱情。缺乏依戀之情又會讓首先造成這種疏離感的客觀條件逐漸惡化──造成一種惡性循環,讓我們的孩子們和自然世界越來越隔閡。

我不是已毫無希望。實際上還大有希望。自然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組織,以及一些傳統童子軍組織已經開始覺察到自然缺失症帶來的威脅。其中幾個組織就像我們將看到的那樣,正在帶頭讓自然和孩子們重逢。他們認識到,雖然自然知識重要,但激情才是奮鬥的長期動能,激勵我們保護自然遺產、建設綠色城市,再造失去的土地和水源。激情不會來自從錄影和光碟,它是孩子們用沾滿泥巴的雙手從大地裡捧出的,它沿著染上草汁的袖子走進心中。如果要拯救環境和環保主義,我們必須先拯救瀕臨消失的指標物種:自然中的孩子。

《失去山林的孩子》封面《失去山林的孩子》小檔案
書名:
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
作者:理查.洛夫(Richard Louv)
出版社:野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5月
頁數:320頁